帶兒子走唱 小曼老師傳播快樂

小曼老師母子踏入那卡西界僅3年多時間,靠着專業和力求完美的演出,深受許多企業喜愛。(小曼老師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那卡西在許多人心中是一種民間的賣唱,甚至與北投酒家走唱的藝人畫上等號,但現今已成政商名流的社交文化。那卡西業界搭檔多爲夫妻或父女,但踏入那卡西僅3年多時間的小曼老師母子,靠着專業和力求完美的演出,也因母子搭檔相當特別,收服許多企業與政商名流的心、邀約不斷,更跳脫傳統那卡西的刻板印象。

講究各項表演細節

和兒子一起表演的小曼老師,原本很討厭「那卡西」這稱呼,總要求客人稱他們爲「樂團」,但長期工作下來,深覺那卡西是種專業,且其傳統文化也沒有不好,而漸漸改變想法。

那卡西表演者必須熟記上千首歌,甚至要記住客人習慣的音調,接受點歌更要在幾秒內找到樂譜開始演唱,相當不容易。小曼老師大學時開始半工半讀,從事演唱工作賺取學費,也曾在餐廳和Piano Bar駐唱,工作上總是要求完美,盼能帶給客人最好的服務和快樂,卻也因壓力過大而生病,兒子Johnny毅然決然放棄國外的音樂學業回臺陪伴媽媽,也開啓母子的那卡西人生。

相較於活潑的小曼老師,Johnny個性與媽媽截然不同,他回想第一次演出時,有個旋律出錯,回家後哭了一整夜,經過長時間舞臺演出經驗和母親指導,Johnny現在也能吹着薩克斯風到臺下和客人互動,有時也會和媽媽一起在臺上跳舞帶動現場氣氛。

Johnny說,媽媽相當嚴格,對於唱歌十分講究,像是嘴型、旋律等細節,年輕時不懂,總是對媽媽的要求提出質疑,現在親身站上舞臺接觸演唱工作,才知道媽媽其實是用心造就現在的他。

立志帶來美好回憶

有趣的是,Johnny在美國念音樂,卻對臺語歌曲駕輕就熟,演唱許多臺語老歌更是韻味十足,讓許多客人相當意外,也對年紀輕輕的Johnny刮目相看;從未出國深造的小曼老師反而擅長英文歌曲,母子2人不只在英語、臺語歌曲各有所長,媽媽活潑、兒子感性的歌路,也讓2人的表演完美互補。

小曼老師說,兒子Johnny不喜歡唸書,高中時發現他很有音樂天分,特別請來最好的薩克斯風老師教導,後來把兒子送到美國念音樂,雖未完成學業,但也因這段經歷,讓Johnny能夠學以致用,投入他喜愛的音樂之路。

小曼老師說,人生要給人留下快樂的印象很難,要留下不好的印象卻很容易,因此從工作開始,就要求要帶給客人美好的回憶,非常感謝客人對母子的照顧,甚至有些客人比親人更好,未來也會繼續努力把快樂傳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