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最瞭解人類思想起源的一羣人相聚在中國!他們說——

極目新聞記者 張聰發自北京

11月7日,在北京開幕的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迎來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186位外方學者在內的485位專家——他們中,有聲名遠播的哲學家,有數十年潛心亞洲研究的漢學家,有自學希臘語的歷史學家,有致力於揭秘人類起源奧秘的古人類學家……

這是當今世界最瞭解人類思想起源的一羣人,在2024年的立冬日,他們帶着東西方智慧的點點星光,於中國交匯。

什麼是“古典學”?當代人爲何要關注“古典學”?

一個以“專門研究古希臘羅馬典籍和文明”命名的學科,何以在中國迎來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大會?

如果說傳統的“古典學”更偏向西方語境,那它與“中國古典學”的交流互鑑,其目的和意義在哪?

其實,所有的答案,都暗藏在學者們的發言中。

不論是7日上午的開幕式,還是7日、8日連續兩天以“古典文明的義理與精神”“經典互譯與解釋”“古典語文與古典學傳統”“古典學與文明互鑑”“古典學與經史傳統”“儒家思想與古希臘哲學的倫理對話”“古典智慧與數智時代”“古典學與人類未來”等議題展開的分論壇,抑或是與記者對話,來自中外多國的學者們,都就上述問題給出了清晰的洞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高翔:

古希臘羅馬時期,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西塞羅等思想家薪火相傳;而在中國先秦時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諸子百家羣星璀璨。

東西方古典文明交相輝映,共同爲人類發展進步奠定了重要基礎,爲理解當今世界提供了深刻的歷史洞見。

中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孔子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思想上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絕不是歷史的偶然,其歷史文化根源可以追溯到,也必然追溯到早期人類文明的交流與融合。古典文明是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古典學研究要秉持開放包容原則,拓寬研究視野,在平等交流互鑑中不斷汲取世界古典文明的智慧。

學問是拿來使用的,不單是爲學問而已,真正的古典學研究從來不是冰冷的機械過程,而是充滿情懷、抱負、敏感的科學探索。

古典學雖然以古典文明爲研究對象,但卻始終以人類當今和未來作爲方向,現代文明的重大進步離不開對古典文明的深入發掘,古典學研究要秉持古爲今用的原則,深入挖掘古代典籍中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範,積極弘揚其中體現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爲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精神養分。

希臘雅典科學院代表團團長、希臘雅典科學院文學與藝術部院士西奧多羅斯·帕潘赫利斯:

西奧多羅斯·帕潘赫利斯在主題報告中

人們正逐漸樹立起完全以未來爲導向的思維模式,把古代歷史以及古代的經典視作是類似於博物館的展陳,(認爲它)只是一種對於過去事物的展示,認爲它們都已經一去不復返,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像我一樣清楚,一旦這種心態變得盛行,歷史就會逐漸淡出,變得微不足道……

古典與現代之間存在着某種需要彌合的鴻溝,需要建設一座橋樑,那麼,我們就是橋樑的建設者。

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古代和中世紀哲學與科學中心主任:瓦列裡·彼得羅夫

齊林斯基將古希臘羅馬文化向現代歐洲的傳播比作海灣暖流,這股暖流幾世紀以來,將南方的滋養和溫暖帶向北方。雖然這條文化之流僅爲學者所知,但它安靜而可靠地履行着偉大使命,將古代南方的生命之熱傳遞給現代北方的人類。

我想說,如果沒有這股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暖流,現代文化的水平標準就不會是橡樹和冷杉,而是苔蘚和地衣,這股強大的暖流依然活躍,溫暖着那些無知否定它的人,以及愚昧地試圖阻止它的人。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亞洲研究教授、美國東方學會主席柯馬丁:

我是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學的研究者,研究孔子、屈原、司馬遷等人的作品,我對全球的古典文學都有很濃厚的興趣,我還是中國人民大學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的主任。

2000年我開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和大多數的北美大學一樣,古典學主要的研究對象還是古希臘羅馬文化,還有一個近東研究系以及我所在的東亞研究系,而在中國崛起前,古典學近東研究比較大規模的研討會名單上,是看不到研究中國古典學的學者的——對於核心人文科學而言,當時的中國似乎並不重要,只有像我這樣的漢學家,才瞭解中國人文學科的深度。

我想說,漢學家的學術經歷給我帶來了非常深刻的影響——瞭解其他古代文明、閱讀不同領域的學術著作、與其他領域的學者交流思想,這些不僅僅是對我們原有工作的補充,更深刻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在我們的研究領域中,那些原來熟悉且自然而然的事物,開始變得不再熟悉也絕非理所當然。

所以,如果只瞭解中國或者只瞭解希臘,其實你就無法知曉中國和希臘的獨特之處以及它們與其它古代文明有何共通之處,瞭解中國也是瞭解我們自己,這對於我們古典學研究者來說,尤其如此。如果不參加這種對話,不深入瞭解,其實是剝奪了自己對於自身研究領域和文明進行深刻洞察的能力。

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可以爲其他的文化和文明以及全球古代史的研究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彼此之間可以通過相互研究來獲得很多,這是我們唯一的未來,而且我強烈認爲,這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秘書長、外國文學研究所古典學研究室負責人賀方嬰:

中國古典學家主要面向兩個研究方向:一是以古希臘羅馬爲核心的西方古典學;一是我國文明傳統中以先秦兩漢思想原典爲核心,一直下延至清末民初之前思想典籍的研究。

中國和西方古典學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對人類文明根基處的經典進行研究,看重這些偉大、古老的先哲思想以及它們在現代世界的意義。

這是第一次由西方古典學界之外的國家來舉辦面向世界所有研究古典的、關於人類古典學問的大會。它對整個世界古典學的研究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在學術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並且首次把古典學的內涵擴大開來——不僅僅是研究古希臘羅馬之學,也包括中國的古傳典籍研究,也包括像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波斯等人類歷史上古典文明的研究。

北大哲學系長聘副教授陳斯一:

我們處於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個不同民族、各種不同文化之間的瞭解越深,越有利於去進行全球化交流。

古典學有利於這種交流,因爲一切文化的根源在古典。

我相信對於古典學的從業者來說,這次大會的舉辦會讓所有人感到振奮。一方面,國內的專家可以與一些非常重磅的國際專家直接交流,參與古典學的國際彙報中。另一方面,大會把原來分散在不同高校、不同學科的學者聚集在一起,有助於發揮學科交流的作用。

(圖片由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官方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