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阿根廷經濟奇蹟純屬虛構”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道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2月10日發表題爲《米萊的阿根廷經濟奇蹟純屬虛構》的文章,作者是羅蘭·彼得斯。文章摘編如下:

德國是不是該鼓起勇氣多效仿“一點點”哈維爾·米萊呢?德國自民黨主席克里斯蒂安·林德納稱之爲德國可以取法的榜樣。有人對此提出批評。對米萊而言,他祖國的國家機構就是敵人。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寧願將其摧毀。

林德納想“學”米萊,這其實更反映出他自己的想法。自由主義者米萊目前已在阿根廷執政一年。米萊曾手持電鋸且自稱“無政府資本主義者”,他的做法能成爲德國的榜樣嗎?

米萊將阿根廷的國家財政開支大幅削減,從而使這個南美國家擺脫了赤字。

代價是什麼呢?削減國家財政開支的代價主要由退休者、低收入羣體、大學和文化產業的從業者承擔了。目前阿根廷的貧困率估計爲50%,比2023年底高出約8個百分點,爲20年來最高。這一趨勢最近略有下降。但兒童貧困率沒有改觀:65.5%的兒童目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低收入階層往往會生更多孩子,這反映了哪些羣體在米萊的治理下過得格外艱辛。超過半數的阿根廷人說,他們過得比一年前更糟了。

米萊上臺後幾乎完全停止了公共建設項目。經濟萎縮了約3%。要不是採礦業和農業狀況良好,情況還會更糟。要是撇開農業部門不算,經濟負增長就會達到4.2%。登記在冊的工作崗位有2.7%流失了。建築業、商業和工業受到的衝擊最大,約有4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基本養老金減少了約14%。重要的公立大學——沒錢的人更需要上不收學費的大學——在2024年獲得的經費還不到上一年的三分之一,因此問題嚴重。

阿根廷的通脹率最近明顯趨於穩定。乍一看,這是個成就,因爲國家不需要再印那麼多鈔票了,但這也是供需原則造成的。工資仍然跟不上通脹的步伐,人們的購買力在下降,在大幅上漲的生活成本的重壓下唉聲嘆氣。

這難道就是讓林德納印象深刻和他希望在德國看到的“顛覆能力”嗎?

我們可以討論從長遠來看這是好是壞,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這種措施在當前有利於壟斷和寡頭的形成。但即便這種情況出現在德國,從中受益的也是精英階層,而不是廣大民衆。尋找新點子無可厚非,但林德納並不會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畔找到它們。(編譯/宋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