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文物科技擬真 復原商代
唐際根說,考古學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要朝地底下挖,但挖出來的東西如何斷代?過去只能憑藉古籍記載、材質紋飾,判定其年代。現在利用高科技,復原舊器物來比對,做法日新月異。比如他就將「羌人」的骨頭送到美國去做同位素分析,比對西北甘肅、陝西的「羌人」遺骨。
羌人身分 學者有歧見
商代甲骨文大量記載,祭祀「用羌人」,而殷墟祭祀坑又挖出數量相符的無頭人骨。唐際根認爲「羌人」的定義,應指商王征戰擄回的戰俘,而非奴隸,「殺奴隸會降低生產力」。這項研究,讓學者對商朝是否爲「奴隸社會」產生歧見。
唐際根強調,兩岸殷墟考古已經分爲三大方向,第一是甲骨文字判讀,其次是從文字對照歷史,考察商代文化與社會風俗。最後則是結合各種出土材料,把文字的考釋與各種背景結合,復原商代所有的文化。就如商王政令如何推廣、貴族掌握官職、庶民手工技藝、蠻族交往情形,可以做的方向非常多。
臺灣沒有殷墟這種實地考古坑可判定,學者將高科技用於掃描甲骨拓本、處理圖片、排版甲骨文字,電腦能高速處理中文跟圖像,加上網路發達,各種學術交流瞬間可達。中研院和大陸社科院歷史所的網站,就是學術專文、論文的集中發表地,幾乎每天更新文章。
黏合甲骨 上博有絕技
上海博物館青銅部研究員葛亮說,光是作甲骨拓片、綴合破碎甲骨,現在就和以往差很多。以往綴合甲骨殘片,只敢試拼,不敢真的黏合,如今上海博物館用特殊黏着劑綴合,黏劑能卸除,也不會損害文物。
像臺灣學者李宗焜專研甲骨「墨跡」,葛亮說,甲骨上的「墨跡」經歷千年,多半已磨損。上海博物館就有一片字已模糊難識的毛筆書跡甲骨,未來將利用紅外線儀器判讀上面的文字
目前,透過數位顯微鏡、高畫質攝影鏡頭、專業掃瞄儀器,幾乎已能做到360度保留甲骨實物上的所有細節、訊息,這些新材料未來可代替第一文物,哪怕日後甲骨粉碎了,還有可替代的「第二文物」可供學界研究。
全球殘片 靠3D再組合
葛亮認爲,以往只有掌握甲骨實物者才能進行深入研究,隨着研究條件進步,新式著錄、數位材料的整理公佈,也等於提供各家更多研究管道,對推動學術研究很有幫助。未來甚至有可能透過掃描甲骨文,讓電腦學習認字、辨字。
另外,河南安陽地區一所大學,已經在嘗試運用3D技術,將甲骨文字排版組合。最終目的,希望線上綴合甲骨殘片。根據目前兩岸甲骨文學者的理解,甲骨殘片散佚全球,如果能3D成像,便可以把全球殘片篩檢組合,日後由電腦組合,對解讀甲骨文有莫大助益。
(六之五)
小靈通-科技在考古的應用
過去學者一直認定,夏商周三代均屬「奴隸社會」,即國家生產力全依賴在最低層的奴隸身上,奴隸主擁有奴隸的人身與經濟生產力。
大陸學者唐際根利用同位素等科學分析,商朝殉葬坑的「人牲」實爲羌人,應是商朝征戰而得的俘虜。也就是說,這些死者不是奴隸,而是戰俘。
再配合殷墟手工作坊的發掘,有澆銅、作陶、鞣皮等專業工匠。如此從科學上分析,商朝是以族氏爲主要組成的等級發達社會,不見得是完全的奴隸社會。這是利用科學證據,反推考古人類學的方法。(洪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