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明星學校包袱重 中學改隸大學附中10年僅3案

竹北高中改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一案日前獲教育部首肯,教育部統計近10年中學改隸案僅3件。圖/竹北高中提供

竹北高中改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一案日前獲教育部首肯,教育部統計近10年中學改隸案僅3件,若回溯至2013年僅約7件,本報也掌握,國立東華大學亦曾二度找附中失利,教育團體指出,傳統地方型名校包袱重,年輕學校較有機會達成改隸,但學生程度還需有中上水準,改隸後才能和大學相輔相成。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10年覈定改隸大學附中共3案,分別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屬桃園農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附屬基隆海事高中,以及國立成功大學附屬臺南高工,若回溯至2013年也僅約7件。

本報也掌握,花蓮東華大學2012年也曾提出東華附中計劃,原定和花中合校,但兩校長跑多時,2021年花中校務會議仍決議暫緩。東華隨即再找花女談合作,花女召開校務會議,投票未逾四分之三合併門檻,最後終止推動。

前全中教理事長高孟琳表示,地方型明星高中多有雄厚的校友背景、包袱較重,改隸需面對的阻力很大;相對而言,如竹北高中則校齡未滿30年,「還是年輕學校比較有機會。」但其學生程度還是要有中上水準,改隸後才能和大學相輔相成。

高孟琳也談到,教育部近年傾向審慎、放緩處理改隸,雙方絕對合適、能創造效益才同意。通過計劃書後給予半年籌備期,彼此互相調整、適應,若雙邊都有心,則大學承諾的課程協作、教授支援等必須在籌備期就開始運作。

全教總法務中心執行長林金財則表示,2023年已剛性規定大學應從自籌款中撥款附中年度總預算經常門5%以上挹注校務發展,法規面從無規定,演變至「得」再到「應」,要求大學匡列5%,是與附中非常重要的連結。

林金財談到,未來大學是否實質挹注是觀察重點,又針對過去的改隸案,建議大學應比照辦理、承擔責任;法規上也應更明確規範向大學課責,若大學未如實提撥,則應視爲未按契約執行,大學履行職責纔會讓改隸案有意義,否則對高中而言只是換個名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