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公司軒竹生物單飛失敗 四環醫藥還要“負重前行”

結局或許早已註定。

日前,四環醫藥(0460.HK)宣佈旗下創新藥子公司軒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軒竹生物”)撤回科創板IPO申報材料。

與2022年以第五套上市標準向上交所遞交科創板IPO時“0營收”的窘境相比,軒竹生物的部分藥品已經實現商業化。

2023年6月,軒竹生物旗下的1類創新藥安奈拉唑鈉腸溶片已經獲批上市,並於上市當年被納入了國家醫保目錄。

即便已有正向的資金流入,但四環醫藥依舊以“資本市場的市場環境等因素”爲由主動終止了分拆軒竹生物上市的計劃。

信風(ID:TradeWind01)向四環醫藥求證軒竹生物此後是否仍有其他上市計劃,但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覆。

軒竹生物的敗北,或給四環醫藥帶來一定的壓力。

一直以來,主攻醫美業務的四環醫藥,主要從代理Hugel公司的肉毒毒素“樂提葆”等醫美產品以及發展仿製藥業務斬獲規模化的收入。

正因如此,四環醫藥一直希望通過發展創新藥和醫美實現轉型,打開業績空間。

然而創新藥業務的研發過於“費錢”。

四環醫藥原本計劃通過分拆減輕負擔,但如今伴隨着軒竹生物單飛失敗後,其“減負”之路困難重重。

又一家“第五套”敗北

2022年9月,軒竹生物的上市申請獲得上交所的受理,彼時其由於未有創新藥品上市,報告期內始終沒有收入來源,因此便以第五套上市標準申報上市。

“第五套上市標準”僅對市值和研發進展提出要求:“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牀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經歷半年的問詢後,軒竹生物便迎來上市委的審議,但卻遭到了暫緩審議。

至此之後,軒竹生物的IPO便陷入了停滯,直至此次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

“基於軒竹生物自身業務發展及戰略規劃考慮,並經審慎研究當前資本市場的市場環境等因素,董事會及軒竹生物已決定撤回軒竹生物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申請,並且上海證券交易所已接納軒竹生物主動提出的該等撤回申請。”四環醫藥表示。

軒竹生物並不是孤例。

從外部環境情況來看,以第五套標準申報IPO的企業確實陷入了上市難產的境地,

信風(ID:TradeWind01)據Wind數據統計,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27日包括軒竹生物在內合計已有7家第五套標準公司的科創板IPO終止。

還有部分企業甚至已經斬獲註冊批文,但直至批文失效都未能上市——2023年4月25日西安新通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獲得了證監會的註冊,有效期爲12個月,但直至如今其仍未發行。

不過仍有企業選擇等待。

據信風(ID:TradeWind01)不完全統計,目前仍有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錦江電子醫療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計不少於8家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正處於問詢/提交註冊的階段。

不過從軒竹生物自身的情況來看,其核心管線安奈拉唑鈉腸溶片的商業化前景確實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

作爲質子泵抑制劑(下稱“PPI”),2023年6月安奈拉唑鈉腸溶片被藥監局獲批用於治療十二指腸潰瘍,並於上市當年被納入了國家醫保目錄,開始創造收入。

軒竹生物母公司四環醫藥認爲,2021年中國消化性潰瘍患者人數已達到7000多萬人,相對應的PPI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因此具備優異的臨牀表現的安奈拉唑鈉腸溶片未來商業價值巨大。

這或許只是一半的事實。

儘管市場規模廣闊,但行業競爭較爲激烈。

與安奈拉唑鈉腸溶片功效相近的PPI類藥物已經被陸續納入集採。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市面上已有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和安奈拉唑鈉合計不少於7款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的PPI類藥物,

除了艾普拉唑和安奈拉唑鈉,目前其餘5款PPI藥物已被納入集採。

手握艾普拉唑的麗珠集團(00513.SZ)亦指出,目前行業競爭激烈,醫療機構更偏向於使用集採藥品。

“對於PPI類產品,醫院端對集採品種使用的優先度相對較高,所以對艾普拉唑片劑影響比較大,後續公司將通過加強醫院覆蓋等措施進行以量補價。”麗珠集團指出。

正因如此,安奈拉唑鈉腸溶片的商業前景能否兌現,仍是未知數。

手握2家創新藥公司

前景未明之下,軒竹生物還遇到了分拆上市審覈環境的變化,這或許是其此番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12日國務院發佈的“新國九條”強調要從嚴監管分拆上市,這或許都降低了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赴滬深上市的熱情。

此番軒竹生物單飛失敗,對於四環醫藥來說壓力突增。

核心壓力指向了資金。

此前,四環醫藥計劃分拆軒竹生物至科創板上市後,由後者所負責的創新藥業務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供血。

“本次分拆將有助於令軒竹生物進一步成爲獨立創新藥研發平臺公司,並可直接進入債務及股權資本市場,從而增加軒竹生物的財務靈活性並增強其籌集外部資金的能力。”四環醫藥指出:“本集團也可以將公司的現有資金與資源專注於培育和發展高增長的醫美業務及其他新業務。”

根據原定計劃,軒竹生物的科創板IPO擬募資金額爲24.70億元,投向“創新藥研發”、“總部及創新藥產業化”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用途。

目前僅初步實現產品商業化的軒竹生物整體業績規模有限。

2023年,四環醫藥旗下的創新藥板塊收入約爲0.12億元。同期其研發支出仍達到5.78億元。

不僅如此,目前軒竹生物還在推進HER2雙抗ADC藥物XZP-KM501、DNA-PK抑制劑XZP-6877、CD80融合蛋白藥物XZP-KM602等多款抗腫瘤藥物的臨牀試驗。

如此一來,軒竹生物的發展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現金,或仍需要母公司四環醫藥提供更多支持。

信風(ID:TradeWind01)向四環醫藥求證軒竹生物此後是否仍有前往其他市場上市的計劃,但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覆。

不僅如此,隨着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至A股上市的難度愈來愈高後,四環醫藥企圖通過資本市場培育創新藥業務發展的如意算盤或許正在落空。

除了軒竹生物,四環醫藥旗下另一個負責創新藥業務的子公司系吉林惠升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惠升生物”),也在推進多管線藥物的研發。

惠升生物主要負責糖尿病領域的藥物開發,目前已有多款胰島素獲批上市,正在推進GLP-1類似物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司美格魯肽片等用於減重降糖的臨牀研發。

持續加碼不同賽道的創新藥研發,都給四環醫藥帶來更多壓力。

2023年,四環醫藥的淨虧損爲0.54億元,主因正是研發支出的消耗。

“本年度虧損主要是本集團醫美業務及仿製藥業務分部經營的盈利,以及本集團創新藥業務分部(主要是軒竹生物和惠升生物)每年可觀的研發投入導致的虧損所致。”四環醫藥指出。

創新藥業務的發展需要時間,短期內四環醫藥或許還是要指望主業仿製藥和醫美。

目前來看,四環醫藥的仿製藥業務受到集採降價的衝擊,表現並不理想,2023年創收13.99億元,同比下滑了29%。

不過四環醫藥旗下涵蓋代理Hugel公司的肉毒毒素“樂提葆”等各類產品的醫美業務增長顯著,2023年創收4.50億元,同比增長了200.3%。

“主要由於伴隨國內疫情管控的全面放開以及消費需求的逐步回暖,本集團旗下醫美平臺渼顏空間通過渠道庫存的清理、與多家醫美機構實現戰略合作以及大力推廣營銷戰略3.0版本升級所取得階段性的成功,成功實現了醫美銷售收入的大幅回升。”四環醫藥表示。

但四環醫藥的核心產品樂提葆正在迎來新對手。愛美客(300896.SZ)旗下的A型肉毒毒素、重慶譽顏製藥有限公司的重組A型肉毒毒素均進入上市申報階段。

這意味着,原本我國只有樂提葆、衡力、保妥適和吉適4款肉毒毒素產品的競爭格局將被打破。

四環醫藥依舊面臨重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