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有貧富差距 賺得多才買得起電動車嗎?
電動車目前在大部份市場仍處於貧富差距的現象。 圖/路透
時代發展至今,汽車對於每個人而言,雖然不是一件必需品,雖然購買有一定的門檻,但也不是一個多罕見的東西,只要有穩定收入的人,即便薪水不高靠着儲蓄也能在一定時間內入手一臺入門車款。但反觀電動車時代,貧富之間的差距更大,電動車目前依然偏高的製造成本與售價,確實對收入較低的民衆產生壓力,甚至建立了貧富差距的鴻溝。
光是從歐洲市場就可以發現這樣的現象,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的新研究,在居民較富裕的國家,新能源車 (ECV,包含純電及插電式油電車) 的採用率最高。而電動汽車發展最慢的五個國家,確實也是歐洲地須平均年淨收入較低的國家。
全新BMW i7。 摘自BMW
儘管2022年ECV車款佔歐洲新車銷量的21.6%,但比例分配卻都集中在國民平均年收入較高的國家,例如在年淨收入往往超過32,000歐元(約107萬新臺幣)的北歐國家,ECV佔新車銷量的30% 以上。 例如,在瑞典,去年售出的所有新車中有56.1%是ECV車款,該國的平均淨收入爲35,486歐元(約118萬新臺幣)。
在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平均年淨收入分別爲7,272歐元(約24.3萬新臺幣)和10,985歐元(約36.7萬新臺幣),ECV僅佔新車銷售額的4.0%和3.7%。這兩個國家是歐洲市場電動汽車採用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平均年淨收入與電動車普及率幾乎成正比。 摘自Carscoops.com
是否入手新能源車款與財富之間的相關性並不令人意外,儘管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電池的高成本以及電動汽車過渡時期仍處於製造成本較內燃機車款更高的情況,因此售價相對偏高,自然也影響一般人入手的意願。
Mercedes-Benz EQE AMG 43。 圖/摘自Mercedes-Benz
但正如同過去的每一樣新科技技術出現時,初期使用者一定具備一定社會經濟優勢,隨着技術的進步,生產電動汽車的成本可能會降低,不久將來的價格戰將可能受到全球消費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