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沒100億,青島啤酒,比暴雷更可怕!
藉着牛市東風,青島啤酒(600600.SH)在9月底三天兩板,誰料“帥不過三秒”,國慶長假後又步入下行通道,10月以來最大回撤超20%,市值蒸發超百億。
就在這時,一份不及預期的財報又給了青島啤酒重擊:
公司披露三季報,第三季度營收、淨利分別下滑5.28%、9.03%。財報披露次日,青島啤酒A股、港股雙雙下跌。
平心而論,青島啤酒三季度業績下滑並不算多,但當前對青島啤酒來說,比財務“暴雷”更可怕的是:
啤酒消費日益萎縮,行業大盤子,不行了。
人口結構老化,啤酒開始“賣不動”了
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到9月,中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啤酒產量2930.2萬千升,同比下降1.5%。
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啤酒產量就在緩慢而持續的下滑。目前來看,下滑趨勢沒有任何逆轉跡象。
2013年,中國啤酒總產量達到5061.5萬噸,此後連降7年,近三年略有回升,2023年才達到2013年的約四分之三。
這背後一個深刻原因是人口結構的變化。
年輕人是啤酒消費主力,這是常識。而近年來,我國青年人口占比下降,數量也在減少。
據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2000年至2020年,我國15-34歲青年人口數量從4.43億人減少到3.64億人,佔總人口比重從35.6%下降到25.8%,2023年進一步減少到3.55億人(24.6%)。該機構還預計2050年將減至2.31億(17.6%)。
精釀崛起,啤酒存量市場進一步內卷
包括青島啤酒在內的所有國內啤酒龍頭,都是以“工業啤酒”爲產品基礎。然而,近年來精釀、原漿、鮮啤等高附加值品類崛起,存量市場日益內卷。
數據顯示,近3年(2021~2023)年,精釀相關企業註冊量呈現遞增趨勢,分別新增註冊企業1700餘家、2200餘家、3100餘家。
青島啤酒等傳統啤酒巨頭也在發力精釀、原漿等市場。不過,精釀有精細化、個性化的特點,這就註定了在這個市場中,擅長標準化的工業啤酒巨頭優勢並不突出,一些小衆品牌也有生存空間。
此外,華福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劉暢表示,精釀啤酒因其多樣的口味,很難像傳統啤酒那樣大批量去釀造,規模和空間要比傳統啤酒小很多。
根據中金公司數據,2020年,中國精釀啤酒市場規模約415億元,佔整個啤酒市場規模的比例不足7%。
雖然規模很小,不可能撼動龍頭地位,但因爲其產品特徵,各種品類繁多的精釀依然可以從存量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救命稻草:發力次高端
對國內啤酒龍頭來說,當下能否在內卷市場殺出,贏得新機遇的關鍵戰場是“次高端”。
所謂次高端,其實就是比“工業水啤”略貴,但比一般的精釀便宜的中檔產品。
酒業家團隊表示,當前“8元價位成競爭主戰場”。
2024年上半年業績說明會上,華潤啤酒高層坦言,“8元錢細分市場是目前中國啤酒高端化裡競爭最激烈的。”
不過,在中高端轉型方面,長期被打上“大綠棒子”標籤的青島啤酒遠不如華潤。
2022年,青島啤酒中高端以上產品佔總銷量36.3%,2024年上半年已達到40.95%。
反觀華潤啤酒,2022年華潤啤酒次高檔及以上啤酒整個業務板塊的佔比是19%,到了2024年上半年,華潤中檔及以上啤酒銷量佔比首次超過50%。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