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天立地”支撐科技強國建設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科技創新是其中的關鍵變量和重要力量,也是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突破“卡脖子”技術限制,保證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既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題中之義,也是從根本上保障國家安全、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內在要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一流大學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必須強化使命擔當,主動迴應科技創新的重大時代命題,產出一流學術成果,培養一流人才,努力成爲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作爲以工見長的“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華南理工大學把握高校科技創新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責任使命,發揮自身特色優勢,“頂天立地”,以一系列研究成果和應用轉化,展現科技創新發展中的“華工擔當”。

用好“指揮棒”

——健全科學的評價體系

科研評價改革是一項基礎改革。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建立健全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爲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用好評價這個“指揮棒”,才能更好地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實現人才個人發展與推動科技創新的同向共贏。

華南理工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出臺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的“華工十條”,激勵科研人員把沉睡專利轉化爲生產利器。學校規定,對全、兼職到試驗區開展創新創業的科技人員,設立成果推廣類高級職稱評聘系列和晉升通道,將成果轉化納入“標誌性成果”,並在政府扶持資金、科研團隊建設方面給予支持。在試驗區內實施股權轉化的科技成果,其無形資產所形成的股權分配比例由學校決定,成果完成人及其團隊可佔股份的70%—95%。“華工十條”打破了科研與轉化“兩張皮”的困局,點燃了廣大教師“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熱情,促進大量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科技創新力的源泉在人。華南理工着力推進教師隊伍“1+4”評價體系建設,努力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學校建立“凡評必審”“凡引必審”機制,全面落實“師德師風是教師評價第一標準”;以“預聘—長聘”“一院一策”聘用制度改革爲突破口,全面構建專業技術職務評價體系、教師考覈評價體系和人才分類評價體系,突出品德、能力、質量和貢獻導向,將“破五唯”和“立新標”並舉,引導科研人員迴歸使命、服務發展、追求卓越。

敢闖“無人區”

——深入前沿引領性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

進行了大量跟隨式、模仿式的科學研究。進入新時代,我國對前沿引領性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多、越來越迫切,我們必須走引領性創新之路,積極搶佔科技高地,爭當科技領跑先鋒。

今年5月,教育部公佈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華南理工成爲廣東唯一進入該名單的高校。建設未來技術學院,這是學校爲適應時代、產業和區域重大需求,培養一批掌握未來關鍵技術、能與國際接軌的工科領軍人才,作出的又一戰略性佈局。一直以來,華南理工大學堅持“四個面向”,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加強重大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頂層設計與前瞻佈局,努力在更高起點上探索國際國內的“藍海區”“無人區”,填補科學研究的“空白區”,實現了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早在上世紀90年代,華南理工大學曹鏞院士團隊就開始佈局聚合物太陽電池等新材料領域,多次刷新單結聚合物異質結太陽電池能量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其所在的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爲這一研究領域的全球學術重鎮。

目前,學校有7個學科位居全國高校前10位,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農業科學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全球排名前1‰,工科排名居全球第22位,國家級科研平臺、省部級科研平臺數量居全國前列、廣東省第一。依託這些優勢學科和重大平臺,學校深入實施基礎研究“登峰計劃”、創新平臺“兩峰一升工程”,着力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牽頭承擔70餘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課題,從源頭上爲國家和大灣區產業變革提供科學與技術支撐。

在廣州國際校區這一全新的國際化教育示範區,學校正積極推進跨學科研究機構的建設,在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科學研究方面聚力發力,努力在高端裝備製造、微電子、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生物技術等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

能啃“硬骨頭”

——突破行業性重大問題

重大創新性問題解決不了,核心技術就掌握不了,科技水平和科研產品附加值也就很難上得去。高校必須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破解國家發展最緊急、最迫切的問題,研“堵點”、瞄“痛點”、解“難點”,爲國計民生重要領域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

對此,華南理工立足專業特色,強化協同優勢,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地結合起來,從產業創新的服務者轉變爲引領者,用“創新星火”驅動傳統行業脫胎換骨、新興產業加速崛起。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有望助力“中國製造”實現彎道超車。華南理工大學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機構,在動力電池、電機、充電以及智能控制系統等領域取得技術突破,應用於廣汽集團、寧德時代、比亞迪、大洋電機、欣旺達等國內知名企業。學校更有大批畢業生成爲小鵬、威馬、創維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創始人和技術骨幹,學校因此被譽爲“新能源汽車界的黃埔軍校”。

華南理工陳克復院士團隊紮根造紙行業數十年,致力於解決我國日益嚴峻的造紙行業水污染問題,其技術革新在國際上達到領先水平,不少創新成果成爲世界第一,獲得了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爲造紙行業摘掉“排污大戶”的帽子作出了突出貢獻。目前,他又率領團隊再出發,致力於打贏造紙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科技硬仗。

共建“生態圈”

——推進產教研深度融合

2020年,在長期研發合作的基礎上,廣東星聯科技有限公司以超2000萬元的價格,向華南理工購買瞿金平院士發明的“基於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輸送方法及設備”專利技術,搶佔新材料製備及加工產業發展先機。

推進產教研深度融合,真正將科研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才能發揮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要將政府、市場、企業、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創新合力,進而打造創新創業的協同“生態圈”,從根本上激發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在產教研深度融合上,華南理工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有着“星期六工程師起源地”的美譽,科技特派員數量居全國高校首位。學校積極構建“學院+研究院+研發中心+行業聯盟”的產教研融合方式,有效推進科技成果由體制內循環向“內外雙循環”轉變。

學校打造“點線面”結合的產教研合作模式,以“點”對接,派遣科技特派員入駐企業,共建校企聯合研發中心;以“線”結合,組建產教研戰略聯盟;以“面”輻射,在粵港澳大灣區前瞻性佈局科技園、地方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和成果轉化示範區。黨的十八大以來,學校已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100多個校企研發中心,承擔超1.4萬項企業委託項目,總經費超50億元;已形成以廣州爲創新源頭、沿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重點佈局的“五院一園一室”協同創新體系,推動國家重大戰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需求與學校科技成果的有效對接。

科技成果轉化的背後是專利技術的支撐和轉移。華南理工着力推進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營工作,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專利合作條約和國外授權專利等指標大幅增長。2009年以來,學校累計獲中國專利獎數量排名全國高校第一。在中國大學專利技術轉讓、在穗主要高校總體支撐指數等排行榜中,華南理工多次位居榜首,連續4年位居路透社“亞洲最具創新力大學榜單”前十,充分展示出爲國家和區域創新驅動發展聚力賦能的深厚底蘊和一流水平。

(作者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中國教育報》2021年10月25日第5版

作者:章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