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住戰火風暴、飛躍喜馬拉雅...候鳥遷徙譜寫生存史詩

隨着秋意漸濃,我們迎來了10月12日——國際候鳥日。這是一個旨在提高公衆對候鳥保護意識的日子,也是我們反思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時刻。

候鳥,這些自然界的旅行者,以其驚人的遷徙能力,跨越千山萬水,連接着地球上的各個角落。它們的故事,不僅是自然界中最爲壯觀的景象之一,還是一部生存的史詩。

爲此,我們策劃了候鳥系列三篇文章,分別從候鳥遷徙路徑、候鳥追蹤調查的科學方法兩個角度,爲你帶來相關科普知識(其中,科學家追蹤調查候鳥分爲上下兩篇,此篇爲候鳥追蹤調查篇的下集。)

願你在國際候鳥日有所收穫!

黑鸛是一種世界瀕危物種,全國只有一千隻左右,因數量稀少,有“鳥中大熊貓”之稱。中國北方的黑鸛種羣,主要在長江以南地區越冬。而新疆地區的中亞黑鸛,每年則要飛越喜馬拉雅山,抵達南亞或非洲過冬。

遷徙中的黑鸛,飛過克拉瑪依

(圖片來源:閔勇 攝)

中亞黑鸛如何飛越喀喇崑崙山及喜馬拉雅山脈的,是科學家們一直關心的問題。本世紀初,捷克科學院和捷克廣播電臺共同策劃了利用衛星跟蹤中亞黑鸛的計劃,筆者所在的研究小組也配合進行了地面監測,以瞭解其遷徙過程。

起初,專家們先在西伯利亞與阿爾泰山之間的葉尼塞河、鄂畢河和額爾齊斯河尋找合適的黑鸛進行追蹤。經過近20天的艱苦努力,他們終於給幾隻黑鸛成鳥分別挎上了“揹包”——約100 克重的PTT衛星跟蹤器。經過血液DNA檢測,確認它們爲二雄一雌,分別被命名爲“皮特”(♂)、“羅馬”(♂)和“凱特林娜”(♀)。

8月中旬,“凱特林娜”首先啓程,在8月19日前後抵達上千公里外的中國新疆艾比湖地區。9月初,“皮特”和“羅馬”也先後上路,它們離開鄂畢河直接進入哈薩克斯坦,每日飛行一二百公里。

9月10日,“羅馬”一天飛行了535公里,打破了1999年3月一隻叫“克瑞斯托福”的黑鸛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創造的 488 公里的日飛行紀錄。與此同時,“凱特林娜”卻在天山的伊犁河與伊賽克湖之間艱難地飛行,並在艾比湖逗留了將近半個月。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皮特”與“羅馬”開始在鹹海附近的“黑沙漠”喀拉庫姆(Karakum)與“紅沙漠”克孜勒庫姆(Kyzylkum)地區徘徊。

然而,途中一些國家的戰爭、饑荒、乾旱和沙暴使它們幾乎陷入絕境。10月上旬,“凱特林娜”離開伊賽克湖又折回新疆,出現在南疆阿克蘇附近的塔里木河流域。難道它要選擇在新疆南部越冬?中國的鸛類研究小組給予了密切配合,及時向捷克方面提供地面數據,使得中國境內的研究順利進行。

而在相鄰的阿富汗,由於連年的戰爭和饑荒,危機四伏。11月,噩耗傳來,“皮特”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附近失蹤,可能遭到槍殺。“羅馬”也在去巴基斯坦的途中失去信號。“凱特林娜”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巴楚、莎車漫遊了兩個多月,幾次試圖衝擊崑崙山與喀喇崑崙山,但都沒有成功。直到12月12日,新疆南部的氣溫已經降到0℃左右,“凱特林娜”最後一次飛向帕米爾高原。

有了前兩次失敗的經歷,這回,“凱特林娜”採取了比較聰明的迂迴戰術,沿着葉爾羌河經過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乾地區,從海拔較低的紅其拉甫山口出境,成功地繞過了羣峰挺立的世界屋脊,到達南伽峰地區,沿途飛過了海拔7543米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719米的公格爾山和海拔83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

十幾年來,筆者在這些地區曾多次觀察到黑鸛的活動。現在,衛星跟蹤證實了這條黑鸛遷徙通道的存在。12月17日,歐洲航天局的阿古斯定位系統從青藏高原另一側的印度河上游克什米爾地區成功回收到了“凱特林娜”的定位信號。經過大約 400 公里的跋涉,“凱特林娜”順利抵達溫暖如春的印度河流域。

這是利用人造衛星跟蹤黑鸛活動的最大收穫,也是“凱特林娜”創造的一個奇蹟。在中國先後停留3個多月的“凱特林娜”,在地圖上神奇地繪出了多個“8”字蹤跡,首次清晰地演示了遷徙的時間、路徑、活動規律和中途停留的地點等。

電子微芯片皮下注射技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型實用技術,已成爲獲取瀕危物種生物信息的重要手段。這種技術在鳥類個體識別,和打擊遷徙途中的鳥類非法貿易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芯片沒有生物活性,對鳥類的身體發育沒有影響,能持久地提供不可視的身份編號。這種皮下ID具有良好的隱蔽性,只能用讀數儀檢測到芯片編號。

2004-2005年,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英國國家鳥類研究中心合作,利用該技術對獵隼繁殖生物學、遷徙與保護管理開展研究。

2005年4~5月,研究團隊主要在新疆北部奇台、吉木薩爾、富蘊、福海、布爾津、吉木乃等地區對獵隼分佈與棲息地狀況進行了考察,發現獵隼在新疆北部的分佈區域主要集中在準噶爾盆地。該地區荒漠植被、低矮的峭壁、乾旱的氣候、豐富的齧齒類動物爲獵隼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與食物來源。

2005年5~6月,隨着獵隼卵孵化和幼鳥發育,研究團隊成功精確定位了6個獵隼巢,在產卵期共記錄到了20枚卵,其中16枚卵成功孵化。研究團隊對其中13只發育較爲成熟的幼鳥做了ID皮下注射。

猛禽佩戴的衛星跟蹤器

(圖片來源:馬鳴 攝)

皮下ID芯片編號包含了鳥類的身份特徵等重要信息,包括注射芯片的時間、地點、幼鳥時期發育狀況、繁殖地地貌特徵等。通過比較捕獲獵隼的地點與注射芯片地點,還可以獲得遷徙路線和距離等信息。這項技術優於傳統的環志方法,預計將在鳥類繁殖、遷徙及保護管理的研究中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2005年冬季,新疆實驗動物中心的研究員廖力夫在採集到的獵隼標本皮下發現了一枚米粒大小的東西,經過掃描確認,竟然是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獵隼芯片,注射地點是在塔爾巴哈台山北麓。目前,蒙古國和俄羅斯正在對一批獵隼、烏雕、草原雕、黑鳶等進行衛星跟蹤,它們奇怪的遷徙行爲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當它們穿越烏克蘭和以色列時,都會遇到“瓶頸”,特別是在戰爭期間,繞行還是直闖,都是非常令人擔心的事情(目前,已經有一些科學家在關注它們的行爲變化)。

執着的候鳥是如何躲避局部戰爭的呢?首先,它們的飛行高度會都遠低於炮彈或導彈彈道軌跡的高度;其次,它們會利用戰鬥的間隙快速穿過;最後,大部分的候鳥會選擇在夜間飛行,居高臨下以儘可能掌握“火力點”,爭取到主動權。當然,這只是對少數大型猛禽跟蹤的認識,更多的小型鳥類如何躲避人類戰爭還不清楚。

猛禽的個體差異顯著,雌鳥體型較大。雌雄翅長也不同,雌鳥翅膀較長,飛行速度也不一樣,因此,雌鳥與雄鳥並不能一起遷徙。

在一些巢位緊張的地區,有的獵隼雄鳥甚至一直守候在巢穴附近,並不參與遷徙。此外,幼鳥與成鳥遷徙路線也有所不同,獵隼的幼鳥(亞成鳥)甚至會飛到西藏無人區越冬,取食那裡不冬眠的鼠兔。

至此,我們的候鳥系列文章就落下帷幕啦。關於候鳥遷徙,你還有哪些想要了解的知識,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馬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普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