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軟件“吃下”騰訊外溢“紅利”

微信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直接點燃市場對10億級AI搜索入口的想象,衆多投資者紛紛尋找概念股。作爲騰訊核心戰略伙伴之一,東華軟件自然受資金追捧,而且騰訊還是其直接持股者,這層關係令資本市場更加“狂熱”。

微信接入DeepSeek帶來的AI熱潮,正在二級市場上迅速漫延,而作爲騰訊核心戰略伙伴之一的東華軟件,自然也分羹了此輪資本盛宴。

2月18日,東華軟件再度收穫10cm漲停,股價報收11.34元/股,市值達到363.5億。

透視此輪暴漲的底層邏輯或與微信接入DeepSeek後,其13億月活用戶與國產大模型結合正在形成一個10億級的AI搜索入口有關。

梳理騰訊和東華軟件的關聯後可以發現,二者的合作早已開始,2018年騰訊就已首次注資東華誠信開啓間接持股,到2020年直接入股成爲第三大股東,雙方合作也從醫療雲、智慧城市延伸至AI大模型與算力基建。雖然此後騰訊大幅減持過東華軟件的股份,但這並未影響到二者間的業務合作。

“吃下”騰訊外溢“紅利”

在騰訊獲得價值重估之際,其身後一衆概念股的市值也水漲船高。

2月17、18日,東華軟件連續獲得10cm漲停,最終股價報收11.34元/股,市值達到363.5億。

公開資料顯示,東華軟件的主營業務包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核心關鍵能力建設和數字化行業應用三大板塊。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軟件產品、金融領域人工智能產品、HarryData大數據平臺、Bobby-Link物聯操作系統和神農AI大模型等。

股價暴漲的背後,離不開東華軟件與騰訊的密切關係。根據東華軟件2024年4月25日公告內容,近年來,公司與騰訊開展緊密戰略合作,包含數字孿生、元宇宙、雲計算、碳中和、智慧產業數字化等領域。此外,東華軟件還表示,公司會持續關注騰訊的戰略發展並深度與騰訊合作行業大模型共建相關行業產品與服務,尋求更多的戰略合作。

也正是得益於此,東華軟件能夠充分享受到騰訊大漲帶來的溢出效應。具體來看,騰訊官方稱,微信搜一搜在調用混元大模型豐富AI搜索的同時,正式灰度測試接入DeepSeek。

同時,根據騰訊財報數據,截至2024年9月30日,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賬戶數13.82億,是國內2C用戶數最多,黏度最高的APP之一,這意味着一個10億級AI搜索入口或將現身。

值得注意的是,若將時間線拉長至近十個交易日,東華軟件同樣暴漲近60%,其背後的原因則直接與DeepSeek有關。

2月7日東華軟件曾在官微上表示,近日,東華雲聯合燧原科技加速推進DeepSeek全量模型高效適配,包括DeepSeek原生模型和蒸餾模型,適配進程實現計算能力的充分利用和海量數據高效處理,其穩定性爲模型持續優化和大規模部署提供堅實基礎。此後,東華軟件的股價便一路上行。

東華軟件還表示,公司正在考慮部署推進在醫療、金融、水利等行業領域與燧原科技深度合作並加快推進DeepSeek模型適配和行業應用落地。

騰訊入股七年

梳理騰訊和東華軟件間的關聯,二者的合作並不僅限於業務層面,數據顯示,騰訊早已入股了東華軟件。

2017年末,東華軟件披露,公司與騰訊在醫療、金融、智慧城市、公安、水利、氣象、廣電、電力等領域的多個層面展開深入合作。次年,騰訊便入股了東華軟件。

具體來看,騰訊入股東華軟件可分爲兩個階段,即間接持股時期與直接入股時期。2018年5月28日,騰訊以12.66億元增資公司控股股東薛向東等持有的北京東華誠信電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騰訊增資將用於向上市公司增資或提供借款,並用於上市公司的業務經營等。

根據增資協議,騰訊科技以12.66億元的價格認購交割後誠信電腦充分稀釋基礎上24.69%的股權,騰訊藉此間接持股東華軟件。

此後雙方在醫療雲、智慧城市等領域展開合作。2019年聯合中標成都“智慧綠道”項目,合同額8.7億元,並推出“一鏈三雲”醫療數字化戰略。

2020年1月,騰訊科技與建水同欣奮鬥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薛向東、郭玉梅簽署協議,以14.4億元受讓東華軟件1.57億股,佔比5.04%,同時,騰訊科技退出東華誠信間接持股,直接持股東華軟件併成爲其第三大股東。

此次股權置換強化了雙方在B端行業解決方案與C端流量資源的協同,推動東華軟件加速向雲服務轉型。

然而,2023年一季度,騰訊科技卻突然大幅減持東華軟件的股票,減持份額高達1.26億股,彼時股價在7元以下。此後騰訊科技持股份額爲3141.75萬股,持股比例降至0.98%,並保持至今。從當前股價來看,騰訊科技可謂是減持在暴漲前。

即便騰訊大幅減少了自身的持股,但是雙方的合作卻仍在持續。2025年,雙方還進一步深化了合作,簽署戰略協議聚焦混元大模型、公有云等技術融合,共同拓展智能算力中心等千億級市場。通過資本與業務雙線綁定,騰訊鞏固了B端生態佈局,東華軟件則藉助技術賦能實現市值增長與業務升級。

薛向東家族的佈局

東華軟件近來的風光,離不開薛向東的早早佈局。

1959年生於山東泰安農村的薛向東,高中畢業後因高考未恢復,曾在供銷社飯店當臨時炊事員。此後,薛向東被國企領導賞識調任,1978年恢復高考後考入湖南大學計算機系,成爲其人生重大轉折點。

畢業後進入機械工業部外事局,後調入中國機械工業電腦應用技術開發公司。1992年受同學推薦加入加拿大系統集成公司,但因理念不合於1993年離職創立東華軟件。

2006年8月份,東華軟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獲得二級市場這一融資渠道後,薛向東開始展現出不俗的資本運作手腕。

2013年,東華軟件以5.83億元收購威銳達,增值率高達1907.41%,採用70%股份+30%現金支付,欲藉此補強公司的電力信息化能力;2014年薛向東又以8億元併購至高通信,切入金融移動終端領域,通過反向對賭條款控制估值風險。

2016年,公司再次斥資18.5億元收購羣立世紀、聯旺信息及雲視科技,佈局雲計算與數字電視,並設置2016-2019年階梯式業績承諾,累計3.47億元。

近年,薛向東則將重點轉向算力生態,2024年增資5億元強化神州新橋算力業務,承接50億元智算中心訂單。

不斷“攻城略地”之餘,薛向東還加緊綁定各大巨頭。作爲華爲昇騰戰略級ISV合作伙伴,東華軟件承接的智算中心項目90%採用華爲芯片,2023年合作規模超15億元;與騰訊混元大模型的適配則助其斬獲蘇州2.42億元智算平臺訂單,實現政務AI場景快速滲透。

2025年,薛向東主導東華軟件與摩爾線程等合作伙伴簽署協議,打造“智多型(A.I.Cogniflex)”AI Agent平臺,整合自研大語言模型與國產算力,實現非結構化數據分析與自動化工單處理。

雖然薛向東四處佈局,但其業績卻並不穩定。淨利潤自2019年已連續下滑四年,2023年小幅反彈後,2024年三季度再次同比下滑。

對於薛向東家族而言,未來公司需要向資本市場證明其盈利能力能夠匹配當前的大漲,否則資金將會拋棄其尋找下一個“炒作”標的。

責任編輯 | 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