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KO失金 空手道「寸止」含有運動奧義
東京奧運KO失金,空手道「寸止」含有運動奧義,圖爲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長兼任臺灣運動教育學會理事長潘義祥(翻攝自潘義祥臉書/戴上容新北傳真)
「空手道」首度在2020東京奧運會上登場,讓許多未曾看過空手道比賽的觀衆驚豔。然而,也因爲對空手道規則不太理解,產生一些裁判判決的疑惑。例如男子75公斤以上量級金牌戰,伊朗選手甘扎迪(Sajad Ganjzadeh)遭沙地阿拉伯選手哈美迪(Tareo Hamedi),以一腳踢中頸部「KO」倒地不起,甘扎迪昏迷送醫後奪得金牌,似乎與拳擊和綜合格鬥的裁判判決的原則違和,如此判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副秘書長葉明兆及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長兼任臺灣運動教育學會理事長 潘義祥表示,目前世界空手聯盟(WKF)推展的空手道,既要包含技擊運動的元素,又必須保留傳統武道的精神。依照WKF的規則,空手道的上段攻擊,成人選手較競時,只能輕微接觸(skin touch),喉嚨則是完全不能接觸,這是上段技術必須控制的,任何上段過度接觸會構成犯規。
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副秘書長葉明兆及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長兼任臺灣運動教育學會理事長 潘義祥表示,根據史料記載,日本空手道創始人船越義珍的習武理念,並未有發展「競技比賽」的意圖,然而習武之人相互間的切磋武藝,實戰博擊又不可避免,於是在互不傷害的情況下,形成了「寸止」的概念,亦即比武點到爲止。空手道點到爲止的運動競賽哲學,此種尊重與保護對手的運動揚善理念,也讓運動展現更美、更善與更多元的特質。
中華民國空手道協會副秘書長葉明兆及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長兼任臺灣運動教育學會理事長潘義祥表示,如同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Pierre de Coubertin)所言:尊敬你的對手,因爲對手是另一個自已,其只是化成當下的對手,與現在的你拼博較競。過去許多技擊運動選手的腦部受到傷害,造成中年以後腦部病變,經年累月的身體傷害,運動的「精彩」與身體的「安全」如何兼得,是值得思考的運動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