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邊解決行業痛點 邊拓展應用場景

作爲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是汽車產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記者在四川宜賓舉辦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發現,全球動力電池產業博弈仍在持續,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的最新進展和戰略方向成爲各界關注焦點。

近期,各動力電池企業披露的上半年財報表現也不盡相同,業績分化加劇。隨着全球電動化和綠色能源轉型的加速,機遇和挑戰並存,動力電池或將迎來“高標準”時代,中國正通過提升安全性、技術創新等多方面努力,不斷挖掘新應用場景的市場潛力。

領先優勢與挑戰並存

全球綠色低碳發展背景下,主要國家和地區不斷強化新能源汽車產業佈局。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大會上說,奇瑞現在的產品都在佈局新能源車、佈局智能化的車,計劃未來五年加大研發投入。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餘承東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已出現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的趨勢。

電動化成爲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趨勢,由此牽引動力電池產業同步發展。本次大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佈的《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指數(2024年)》指出,全球動力電池產業水平加速提升,中國處於領先梯隊。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705.5GWh,同比增長38.6%。全球前十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佔比高達93.3%。全球裝機量TOP10榜單中,中、韓、日三國分別有6家、3家、1家企業入圍。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產業的高速發展。

記者瞭解到,我國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高度重視汽車產業綠色轉型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指數(2024年)》(下稱《指數》)顯示,亞洲國家動力電池產業優勢明顯,中國、韓國和日本排名前三,美國、日本、中國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全球前三。在中國指數方面,江蘇、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排名前五。寧德時代、LG新能源、松下在企業規模、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佔據企業指數綜合排名前三位。

“《指數》研究旨在客觀、全面反映國內外動力電池產業現狀,持續跟蹤產業演變趨勢,爲政策制定優化提供支撐,樹立產業發展風向標,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表示,指數選取遵循強相關性、獨立性、動態性、可得性原則,將複雜、多維的產業發展情況指數化,從而反映產業動態變化和年度進展。

以中國指數爲例,江蘇在電池材料與電池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福建在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帶動下產能與技術創新能力突出,廣東在上游材料及創新能力上具有優勢,四川在電池產能及綠色製造方面具有較大潛力。其中,江蘇、福建、廣東、四川在電池產量、裝機量、優勢企業數量等領域還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四川在電池礦產資源、可再生能源和電池回收領域、電池材料加工端具有較強優勢。”瞿國春說,四川、雲南可再生能源佔比接近80%,有望成爲國內動力電池綠色製造發展標杆。四川作爲鋰礦資源和清潔能源大省,把發展動力電池產業作爲優先選項,深入實施“電動四川”行動,構建起從鋰礦採選、鋰電材料、電池製造到回收利用的全產業鏈。2024年上半年,四川生產動力電池達到64.6GWh,同比增長56.4%,約佔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

位於雲貴川三省接合部的宜賓市近年來搶抓行業騰飛機遇,宜賓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爲四川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主要承載地。在前兩次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宜賓累計簽約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項目112個、總投資2025億元。本次大會期間宜賓再籤項目133個,總金額達到845.5億元。

不過,隨着全球能源轉型、動力變革快速演進,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領先優勢並不穩固。受訪業內專家坦言,我國在基礎研究、持續創新、資源保障、融合發展及全球競爭中仍面臨挑戰。瞿國春說,未來頭部企業競爭的關鍵在於,看誰能夠在歐美兩大高速增量市場中贏得優勢;同時,下一代電池研發的佈局、低碳綠色製造、成本控制能力,也將成爲動力電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隨着動力電池企業2024年年中“成績單”陸續出爐,各動力電池企業上半年表現也不盡相同,業績分化加劇。記者梳理髮現,動力電池企業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可分爲幾類:一類是營收下滑,但企業淨利卻增長,代表企業爲寧德時代;另一類是營收、淨利雙增長,代表企業爲欣旺達;還有一類營收、淨利雙下滑,代表企業爲億緯鋰能。

安全續航回收難題仍存

業界人士指出,安全、續航、回收是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關注焦點。

動力電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行業痛點之一。2024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國家強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對此前施行的版本進行完善和修訂。

“高安全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羣在大會開幕式的主題演講上呼籲,尤其要把大家的安全放在首位,共同提高安全標準,建立絕對的安全標準紅線。寧德時代近日披露的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7.67億元,同比下降11.88%;實現歸母淨利潤228.65億元,同比增長10.37%。

根據公安部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472萬輛;2024年上半年,新註冊登記新能源汽車439.7萬輛,同比增長39.41%。這些汽車搭載的電芯數量已經達到數十億個,安全風險可想而知。

針對近年來動力電池在停車、充電狀態下着火事故增多等情況,《徵求意見稿》將動力電池熱擴散要求從起火、爆炸前5分鐘報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且仍需提供報警信號。

提升安全性,重點是在電池,關鍵是標準。在政策和標準的引領下,動力電池廠商和新能源汽車主機廠都在爲安全努力。曾毓羣表示,寧德時代已成功將電池的單體安全失效率降到了十億分之一,即PPB級,把安全係數提升了幾個數量級。大會期間,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中國電池製造巨頭紛紛展示了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寧德時代展出的“神行Plus”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成爲焦點,這款電池可以在10分鐘內充電至續航600公里,在零下20攝氏度高效工作,標誌着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又一次突破。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電池CTO孫華軍說,很多超過電池系統本身的事故現象,比如,地下室電池自燃以後帶來的附加影響、路面工況極端事件發生後傷員如何逃離等,“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品質管控、極限製造,將產品安全提升到更高水平。”比亞迪近日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11.27億元,同比增長15.76%;實現歸母淨利潤136.31億元,同比增長24.44%;上半年比亞迪毛利率達20.01%,去年同期爲18.33%。比亞迪表示,營收增長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業務和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增加所致;毛利率上升和淨利潤增長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業務增長所致。

續航也是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關注焦點和行業痛點。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樑銳表示,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從10年前的90瓦時/公斤做到現在的200瓦時/公斤,過去這兩年行業內推出了很多超快充電池產品,有效緩解了用戶的續航和充電擔憂。欣旺達8月30日披露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9.18億元,同比增長7.57%;歸母淨利潤8.24億元,同比增長87.89%;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爲16.59%,同比上升2.67個百分點;淨利率爲1.71%,較上年同期上升0.97個百分點。

“通過大圓柱結構設計與含硅負極材料的創新結合,我們創新開發出能量密度更高、更輕、更小的電池系統。”廣州凌頂能源總經理梅驁介紹,在同等重量和體積下,該公司產品已實現將大型工業級電動無人機飛行時間延長超35%,可適用於農林植保、巡檢、警用安防等高性能要求場景,也應用在載人大型電動航空飛行器上。

隨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退役的動力電池會越來越多,電池回收又成了一個痛點。根據國家標準,當動力電池的容量衰減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時,就應該退役。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協同發展聯盟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停用新能源汽車38.9萬輛,同比增長161.2%;全國共產生退役動力電池16.8萬噸,同比增長78.3%。

目前,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的綜合利用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前者是指對其進行檢測、分類、拆分、重組後,應用至儲能、通信基站等領域;後者是指對其進行拆解、破碎、分選、冶煉等處理,回收有價金屬等進行資源化利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認爲,從環保的角度,應該考慮退役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比如用於家庭儲能。

記者瞭解到,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已成爲頭部企業的重要佈局方向。四川蜀礦環鋰科技有限公司的6條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產線,自今年3月正式投產以來一直滿負荷運轉。“項目採用全流程工藝設計,可直接實現從廢舊電池到電池級原材料的生產轉換。”公司總經理劉芸琿介紹,該產線鋰回收率達90%,鎳、鈷、錳回收率達98%以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修訂形成的《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公開徵求意見。行業專家分析,新規進一步完善相關企業在資質、技術、渠道等方面的要求,有望推進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化發展進程。

技術創新拓展應用空間

“去年,我提出動力電池行業需要從‘有’到‘好’。今年,我認爲行業必須邁進‘高標準’發展階段。”曾毓羣分析說,高標準發展需要從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和高價值等方面發力,目前,寧德時代仍在加速推進全球電池產能佈局。

行業邁向高標準發展,創新不可或缺。行業必須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加快產品迭代,緩解用戶焦慮;動力電池企業必須持續在原材料和生產製造、研發技術等環節加強創新,持續降低成本,獲取競爭優勢。

據瞭解,我國將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平臺等的積極作用,推動建立產學研融通創新聯合體,加大各類資源的投入力度,支持新型材料體系、全固態電池等新一代電池技術攻關。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孫學良表示,固態電池作爲新一代電池技術,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快充能力,不僅提升了電動汽車行業的潛力,還打開了電動航空、低空飛行器、機器人和軍工等新領域的機會,目前業內正在着手解決新型固態電解質、固-固界面接觸等問題,有望在未來5至10年實現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四川首個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將落戶宜賓,宜賓市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將構建“研發-孵化-量產”全過程扶持體系,設立5億元區級科研激勵資金,支持固態電池技術創新。目前,產業園已首批落地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固態電池電芯、尉海軍教授團隊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等6個項目、總投資130億元,未來將持續帶動固態電池及配套企業集羣發展,計劃到2027年形成固態電池產能10GWh,到2029年實現上下游重點領域全覆蓋。

技術創新不僅帶來產品迭代,也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得益於創新驅動帶來的產品和成本優勢,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指數(2024年)》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全球市佔率分別達到48.8%、59.8%、62.9%。

上游技術創新爲行業注入更多新動能的同時,下游新場景的涌現也孕育着新的空間和機遇。大會展示區內,大型電動飛行器緩緩轉動螺旋槳,工業機器人展示高效裝配場景,呈現了動力電池新的應用場景。

電動船舶也是動力電池最有潛力的新場景之一。中國船舶集團712研究所副所長朱剛介紹,電動船舶運輸成本低、環保優勢突出,儘管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但受益於國內政策支持和資源整合,預計很快將迎來高速發展期。內河和近海航行有望成爲採用純電動模式的主要場景,而遠洋航行則可能採用燃料電池與鋰電池的組合應用。

電動商用車加快發展,電動船舶蓄勢待發,電動航空器更蘊藏廣闊的想象空間。行業人士分析,通過新場景實現動力電池行業新突破正當其時。與此同時,新場景也催生對電池性能的更高要求,呼喚電池安全性、可靠性、能量密度、快充、循環壽命、耐溫性等方面的進一步創新突破。

動力電池行業的下一個增長點備受市場關注。對此,付炳鋒表示,下一步的增量主要來源於海外市場,以及電動車對燃油車更大規模的替代。在這一過程中,電池能量密度、重量和充電速度的優化至關重要。隨着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對電力需求的增加將對電網產生影響,電池儲能和車網互動技術將迎來新機遇,退役電池的回收利用也將迎來增長。

受訪業內專家認爲,動力電池產業是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重要承載,我國動力電池的技術創新與應用突破,對於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動綠色能源革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隨着新技術、新材料等科技創新的逐步深化,以及新場景應用的持續拓展,動力電池產業正逐步由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