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等:加快培育中國銀行業的“專精特新”

中新經緯1月10日電 題:加快培育中國銀行業的“專精特新”

作者 董希淼 招聯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桑晨穎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碩士研究生

中國中小銀行發展與穩定茲事體大,備受關注。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而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當前經濟熱點問題作解讀時指出,個別中小銀行、村鎮銀行、信託公司等較爲脆弱。

近三年來,內外部環境處於高度不確定性中,面臨經濟下行、疫情蔓延雙重衝擊,中國銀行業難以避免的週期性問題、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逐步顯現,中小銀行生存與發展面臨一定挑戰,應採取措施進一步支持中小銀行更有效地防範風險、穩健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應拓寬和創新思路,加快將部分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培育成中國銀行業的“專精特新”,以此引領深化中小銀行改革,推動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

中國中小銀行發展現狀

中小銀行包括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銀行業金融機構,已成爲中國金融市場和銀行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截至2022年6月,全國共有城商行125家、民營銀行19家、農商行1600家、農合行23家、農信社572家、村鎮銀行1649家,合計達3988家,法人機構數量佔459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86.71%。如剔除財務公司、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中小銀行法人機構數量的佔比則上升爲98.44%。

中小銀行機構在發展定位、業務模式、服務對象等方面初步形成特色與優勢,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提高金融服務廣度特別是在緩解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2年6月,中國城商行總資產爲48.02萬億元,佔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爲13.1%;農村金融機構(含農商行、農合行、農信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總資產爲49.16萬億元,佔銀行業金融機構比例爲13.4%。上述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總資產合計佔比達26.5%,超過銀行業總資產四分之一。城商行中,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北京銀行已經成爲中國系統性重要銀行。

中小銀行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是市場競爭能力下降,經營壓力增大。近年來,全國性銀行經營重心不斷下沉,中小銀行貼近市場、快速靈活的比較優勢被弱化。雖然近五年來資產和負債規模在銀行業中佔比基本穩定在26%左右,但中小銀行由於缺少理財公司等牌照和資質,以及難以吸引高素質專業人才,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受限較多,難以形成穩定的核心客戶羣體。從表1可見,雖然農商行息差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總體上中小銀行盈利能力、經營效率低於全國性銀行。

表1 :2021年各類銀行的經營能力

二是高風險機構集中,風險抵補能力相對較弱。根據央行公佈評級結果,2021年底8-D級的高風險銀行業金融機構共316家,較2019年三季度的649家峰值水平下降了一半。但從機構類型看,其中289家爲農村金融機構,佔91.5%,城商行也有一定比例。從資產質量看,如表2所示,城商行、農商行不良貸款率顯著高於商業銀行平均水平(1.73%),而撥備覆蓋率顯著低於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

表2 :2021年各類銀行的貸款質量

三是資產負債結構不合理,盈利模式單一。資產結構中,一般性貸款以外的非信貸資產佔比偏高,部分中小銀行的非信貸資產(主要是各種投資)規模大於信貸資產。負債結構中存款佔比少,部分中小銀行依賴短期批發融資方式的同業負債,成本較高。近年來通過結構性存款、互聯網存款擴寬負債來源的嘗試,因政策趨嚴而收效甚微。由於創新能力有限,中小銀行對息差收入過度依賴,中間業務收入佔比普遍較低。

四是資本補充渠道狹窄,資本補充壓力較大。如表3所示,相較於大型銀行17%左右的資本充足率,城商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基本維持在13%水平左右。特別對非上市中小銀行而言,一般通過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二級資本,可以使用的一級資本工具更是有限。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創新和鼓勵中小銀行通過永續債、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資本,但仍應建立起中小銀行資本補充長效機制。

表3: 2021年各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

五是公司治理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約束與制衡機制。一方面,中小銀行由於股權分散,而缺乏實質控股股東,易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降低公司治理效率,易積聚風險;另一方面,部分中小銀行被大股東操縱,民營資本對中小商業銀行實行不當控制,或地方政府對中小銀行進行不當干涉,加劇中小銀行風險集聚。而中小銀行公司治理架構總體上“形似而神不似”,“三會一層”難以有效發揮作用,部分中小銀行靠長官意志而不是制度治理,外部約束和內部制衡機制形同虛設。

打造中國的“專精特新”中小銀行

中國正在採取多方面措施,加快中小銀行改革化險工作。筆者建議,參照打造“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法,學習借鑑國內外銀行業優秀銀行,着力打造一批“專精特新”中小銀行,以此作爲中小銀行改革與轉型的引領者和參照物。

基於國際比較,中國中小銀行可以借鑑美國的社區銀行、日本的地方銀行和德國的儲蓄銀行、合作銀行的發展模式。國內比較而言,在數字化發展和轉型的道路上,國內部分中小銀行領先一步;部分銀行也深耕本地市場,獲得較好發展。其中有多種發展模式值得借鑑。如民營銀行中的深圳前海微衆銀行、直銷銀行中的中信百信銀行等互聯網銀行模式,線上線下協同模式,或浙江台州的泰隆銀行等以線下展業爲主的模式。

中小企業的“專精特新”,即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專業化”旨在強調企業堅持專業化發展戰略,長期專注於產業鏈某一環節,深耕於某一產品,主導產品在細分市場佔有率排名靠前;“精細化”側重於經營管理的精細程度,企業對自主品牌的經營細則取得相關管理體系認證,並取得較爲顯著的成效;“特色化”是指市場定位、功能定位存在差異化,企業掌握着獨有的技術、配方,其產業、產品和服務具備鮮明特色,難以被同行模仿;“新穎化”強調新穎的運營模式和創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比例高,擁有多項有效發明專利。

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對中小銀行的啓示是:應主動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爲努力方向和行動要求,努力成爲“小而美”“小而精”的高質量、創新型銀行。在金融科技時代,中小銀行尤其應積極探索科技與業務融合,探索手機銀行、移動服務等新型服務方式,通過輕型化網點、創新性金融服務及專屬金融產品爲客戶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打造經營質效高、服務體驗佳、市場口碑好的數字銀行。

對於政策層而言,打造“專精特新”中小銀行,應轉變觀念理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深化中小銀行改革,從根源上解決中小銀行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

第一,重視中小銀行作用,對中小銀行進行準確定位。中小銀行在中國銀行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不只是全國性銀行的補充。中小銀行與小微和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門當戶對”,兩者之間有着天然的相容性。中小銀行大量機構網點分佈在縣域和鄉村,是服務全面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要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特別是服務小微企業和農村市場的能力,並採取措施防範大型銀行非市場化過度下沉給中小銀行帶來的“擠出效應”,推動中小銀行真正成爲多層次、廣覆蓋銀行機構體系的重要部分。

第二,加大主動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專精特新”銀行。金融管理部門應調整監管思路與做法,制定政策措施更加應注意公平公正,對大中小銀行一視同仁,鼓勵中小銀行走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之路。特別是,不宜以資產負債規模等作爲牌照資質申請的標準,或以銀行類型作爲市場準入的門檻,簡單地把大多數中小銀行排除在外。可研究制定“專精特新”銀行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評定一批“專精特新”中小銀行。對評定出來的“專精特新”銀行,監管部門在產品創新、資格申請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人民銀行在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申請等方面予以差別對待。

第三,實施差異化監管,適當放寬中小銀行市場準入。中小銀行應該堅守服務小微企業、“三農”以及居民的定位,在提升服務匹配度和有效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因此,應根據形勢變化,對中小銀行相關政策進行全面回顧,着力提升其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從稅收、財政等方面加大支持,如降低農商行、民營銀行所得稅率及營業稅率。

第四,支持中小銀行拓寬資金來源,增強發展穩健性。資本補充是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的重要手段,應支持中小銀行加快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如適當調整股東資質要求,簡化審批流程,支持中小銀行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中小銀行發行優先股、永續債、可轉債、二級資本債等,對“專精特新”中小銀行發行資本補充債券予以增信支持;不以規模論英雄,加大力度支持更多優質中小銀行優先上市;修訂相關辦法,爲中小銀行發行金融債等獲得低成本資金提供便利。考慮到中小銀行負債吸儲難度大、成本高,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應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允許中小銀行採取更大的利率浮動幅度,同時加強對金融機構的引導和監管,維持存貸款市場良好的競爭秩序。此外,拓寬中小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減輕發展包袱。

第五,進一步夯實中小銀行發展基礎。金融科技是決定銀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變量,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的必答題,但也可能加劇銀行間“馬太效應”。應支持中小銀行在省會城市等設立研發中心,引入專業人才,用好金融科技,着力改變中小銀行多而不強的現狀。同時拓寬思路,支持中小銀行申請業務資質和牌照。如採取多家中小銀行共同發起、引入外部合作機構聯合發起等方式,支持中小銀行申設理財子公司、科技子公司。鼓勵中小銀行加強與金融和非金融機構合作,探索建立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聯盟,推進系統、技術、人才共享。同時,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提升農信社省級機構服務能力。

當然,更重要的是中小銀行自身應以“專精特新”爲目標,加快轉變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深化數字化轉型,增強持續發展與風險防控的內生能力。(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王蕾

【編輯: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