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養生宜通補兼施,泡腳、按摩有助強腎健脾
今日冬至。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不僅標誌着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也是中醫“養生”理念中關於“藏”和“養”的重要實踐節令。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經開區院區綜合內科副主任醫師白樺認爲,冬至標誌着萬物收藏和蓄養精氣的開始,是人體陰氣至極而陽氣生髮的關鍵時刻,也是補腎健脾的大好時機。
通補兼施 適當運動
所謂“通補兼施”,是指在冬至進補過程中既要考慮補,也要注意通(即疏通),二者不可偏廢。白樺介紹,“補”是指通過飲食、藥物等手段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通”是指通過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等方式,使補充的營養物質能夠被身體吸收和利用。
“冬至時節可以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和各種營養素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黑豆、黑米、牡蠣、海蔘等有助於‘補’腎陽的食物,以及能夠‘通’脾胃的食物,如山藥、蓮子、薏米、芡實、茯苓等。”白樺指出,適當運動也是冬至養生的重要環節,中醫認爲“動則生陽”,推薦人們選擇如太極拳、散步等溫和的運動方式,有助於調和陰陽、疏通經絡、強身健體。
補腎溫陽 健脾祛溼
在中醫理論中,脾腎是人體的兩個重要臟腑,脾爲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輸布精微,化生氣血,而腎則是先天之本,藏精主水,同時還關係到人體的生長髮育、生殖以及水液代謝。白樺表示,冬至時節,採用補腎溫陽、健脾祛溼等方法,還可以達到治病、防病目的。“調脾腎除了藥物、食物的內服方法,還可以應用泡腳和穴位按摩等外治方法。”白樺補充道。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泡腳勝補藥”,冬至睡前泡腳可以溫陽補腎,全面提升人體陽氣,同時輔助按摩穴位,還可幫助健脾祛溼。
白樺推薦瞭如下泡腳方:艾葉20克、生薑15克、桂皮15克、茯苓15克、紅花10克、五味子10克。其中,艾葉散十二經脈寒氣;生薑祛寒解表;桂皮溫腎陽;茯苓利溼安神;紅花活血止痛;五味子補腎寧心。全方有利於溫陽補腎,調暢氣血以保持人體臟腑平衡。
此外,白樺認爲,長按豐隆穴也可以起到健脾化溼的作用。豐隆穴被稱爲“治痰奇穴”,用大拇指順時針按揉兩分鐘,再逆時針按揉兩分鐘,左右兩條腿都要按。
最後,白樺推薦冬至時節常飲以下兩款代茶飲。
乾薑苓術茶
組成:乾薑5克、茯苓3克、白朮3克、甘草3克、紅茶3克。
做法:前4味藥洗淨,切細,放入砂鍋,加水煎煮後去渣取汁,再用其沖泡紅茶即可。
功效:該代茶飲可溫腎化氣祛溼,適用於身重水腫,腰中冷、久咳的人。
山楂核桃茶
組成:胡桃仁(核桃仁)150克、白砂糖200克、山楂50克。
做法:先將胡桃仁浸泡洗淨,加少許清水磨成漿待用,再將山楂洗淨熬汁1000毫升(去渣),加白糖、核桃漿,煮微沸,代茶飲。
功效:補肺腎、潤腸燥、消飲食、通血脈、生津液,適用於老年便秘以及肺虛咳嗽、氣喘人羣。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