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預期壽命提高背後的期待(人民時評)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尹雙紅

《人民日報》(

2025年01月21日

第 05 版)

老有所爲,不僅是社會的期待,也是老年人發自內心的精神需要。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還要進一步暢通老有所爲的渠道,幫助老年人更充分地參與社會發展

古代詩人可能無法想到,“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喟嘆,有朝一日會與實際明顯不符。《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8.6歲。

要更好理解78.6歲這一數據的意義,有必要了解另一個數據: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均預期壽命只有大約35歲。儘管人均預期壽命並不等同於實際的人口平均死亡年齡,卻能夠從一個側面,反映某時某地人口生活方式、衛生健康等狀況。

從疫病橫行到可防可控,從缺醫少藥到病有所醫,歷經長期努力,我國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健全,爲人民生命健康築牢屏障。數據標註發展實績。更優美的環境、更安全的食品、更可及的服務……從35歲到78.6歲,這一穩步上揚的人均預期壽命曲線,記錄的是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躍升,照見一切爲了人民的初心。

人均預期壽命的增長,帶來人口結構的變化。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億人。提到老年人,你會想到什麼?是花白的頭髮,還是逐漸佝僂的背影,又或是顫顫巍巍的步伐?

如今,這樣的印象,正在被改寫。70多歲的山東青島大爺金輝,在百米賽跑中跑出13秒97的成績,讓許多年輕人自愧不如;耄耋之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汪品先,晚8時40分課程結束後,騎着自行車回辦公室繼續工作;短視頻平臺上,一些老年博主分享穿搭、展示才藝,令人眼前一亮……當代老年人展現出的健康有爲、陽光自信,打破了一些人的“刻板印象”。

從中,能夠看到一個清晰的趨勢:老年人養老需求日漸多樣化、多層次,既要老有所養,也要老有所樂。

一方面,老齡化對公共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對老年人的關心關愛融入細節裡。比如,提供簡化後的“大字版”藥品說明書,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在家門口開設助老食堂,在旅遊景區增設更多無障礙設施等。有序推進體貼入微的適老化改造,銀髮生活纔會多些幸福、少些煩惱。

另一方面,老齡化不僅是新挑戰,也爲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我國人口低齡老齡化特徵明顯,低齡老人更易於接受新事物,享受型消費需求旺盛,願意使用智能家居提升康養品質,樂於培養多元化的文體類興趣愛好,敢於嘗試追尋“詩與遠方”的小衆旅程。加快發展康養產業、銀髮經濟,這些“時髦”定會成爲更多老年人的日常。

由此可見,既強化公共服務兜底作用,也積極採取市場化的方式滿足多元需求,才能助力養老生活更多彩。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曾有一位作家如此描述自己的心態,“一個老年人從來不想感到自己是個老年人”。老有所爲,不僅是社會的期待,也是老年人發自內心的精神需要。銀齡教師重新走上講臺,照亮偏遠地區孩子們的人生路;在上海,低齡老人志願者結對服務高齡獨居老人,預防風險,傳遞關愛……在各行各業,仍有許多老年人發揮餘熱,在爲他人、社會奉獻的過程中,實現個人價值,拓寬人生維度。也正因此,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還要進一步暢通老有所爲的渠道,幫助老年人更充分地參與社會發展。

對個人來說,衰老是每個人必經的旅程。對國家而言,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現實課題。加快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培育更加積極友好的社會心態,相信就能助力更多人少一些“常恐秋節至”的煩憂,多一些“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讓銀齡生活擁有更溫暖、更幸福的“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