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秋冬皮膚乾澀好睏擾! 和體內這2處息息相關

季節進入秋冬時,不少民衆有皮膚乾澀、發癢的狀況。(楊舒婷攝)

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陳昭仁(佑昌馬光中醫診所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季節進入秋冬時,不少民衆有皮膚乾澀、發癢的狀況,這時民衆多數會選擇擦乳液來防止幹、澀、癢,不過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陳昭仁就表示,「秋天屬燥、肺主皮毛」,除了擦乳液外,民衆還可以利用3大法來防止皮膚乾澀,包括充足睡眠、食用白、黃色蔬果和利用茶飲或燉湯來讓皮膚「白拋拋幼綿綿」喔!

陳昭仁說明,近日臨牀上遇到一位40歲男性,因爲工作忙碌經常熬夜,所以常常在秋冬季節產生皮膚乾燥、手掌脫皮、口乾舌燥等問題,這就是典型「熬夜傷陰」後,顯現在外層皮膚病症的例子。

陳昭仁說,中醫的經典書籍,《內經》就有提到秋冬的養生法則是秋天要早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夜間在中醫來說是「養陰」的時段,早睡或充足睡眠就是補充身體好的水分的最佳方式,所以大某些明星凍齡的秘訣就是「充足的睡眠」,或者應該也聽過「睡美容覺」,其原理就是因爲睡眠就是一個「養陰補水」的過程。因此長期熬夜除了會造成面色暗沉、皮膚粗糙乾燥以外,甚至會造成掉髮、指甲龜裂或相關水分不足的症狀,比如說口乾舌燥口臭、夜間發熱、便秘等問題,這些都跟中醫所說的「肺主皮毛」和「陰液不足」有相關。

陳昭仁表示,利用食用白色、黃色的食物也可以從肺開始保養皮膚,因爲秋冬氣候乾燥多風,容易導致身體好的水分流失,再加上因爲氣候較冷,如果又不慎飲食太多冰冷或重口味,會造成腸胃吸收出問題。

「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說的就是這層關係,所以飲食太過重口味或太過冰冷,就會造成腸胃吸收出問題,沒辦法讓肺臟功能正常,進而導致水分的運輸出了問題。

人類的腸胃就像是汽車引擎,如果出了問題,就沒辦法把動力(肺臟)傳送給身體,所以不只會造成皮膚獲得不到充足的保溼,也會出現嗜睡疲倦、大小便不順暢、頭暈氣短等中醫說的肺氣肺陰不足的病症。

陳昭仁說,因此在秋冬可以多吃一些白白黃黃的食物或蔬果,因爲大部分偏白的蔬果都因爲「色白入肺」、「色黃入腸胃」,比如說白蘿蔔、水梨、柿子、杏仁、百合、麥門冬、山藥、蓮藕、白木耳等,可以有效改善皮膚乾燥暗沉甚至失眠、燥熱口乾等問題;如果腸胃平常比較虛弱或容易腹瀉的人,可以在烹調這些食材時加入少許薑片或黑糖、蜂蜜,間隔1至2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