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言臺灣不適合核裂解發電 陳建仁點出這2因素
行政院長陳建仁3日接受網路節目《齊有此理》訪問。(齊有此理提供)
缺電議題成爲選戰攻防焦點,行政院長陳建仁3日接受網路節目《齊有此理》訪問時說,臺灣最缺電的時候是在2016年政權交接時,後因發展燃氣、綠能,備載容量大幅提升。他直指,當前核裂解技術並不適合臺灣,主因是臺灣位於高風險地震帶,核廢料處理也是問題,並非好的核能發展環境,而新技術核融合也還在等待。
上任近一年,陳建仁首度以閣揆身份接受媒體專訪。他提到,缺電是假訊息,臺灣2016年備載容量僅1.6%,現在提升到15%,主因是把燃煤機組大量轉成燃氣機組,而燃煤變成燃氣也有附帶效益,就是發電空氣污染狀況減少6成,離岸風電也從零提高到283支,天氣好時,風電跟太陽光電佔了所有電量供應的35%,達到新的目標,而去年綠電供應也已超過核能。
提及核能問題,陳建仁說,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新北市長侯友宜卡核一、核二廠除役,還說沒有核安就沒有核能,現在又忽然改變,那現在覈廢料怎麼處理?對於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說挖深一點,他則說,臺灣地震帶,斷層很多,8公里內沒有斷層纔可以這樣挖,本島根本不可能,那核廢料要放哪?
陳建仁還說,若核能要如國民黨所說發展到20%或25%,只有核一、二、三廠還不夠,可能要蓋到核六、七、八纔夠,當前核能最高量到15%,如果要提高到25%、30%,要多蓋好幾個核能廠。
陳建仁認爲,核一廠因核安問題多蓋機組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核二廠因沒有乾式儲存廠,目前還在待機,核三廠則要除役,他直指,「核裂解這樣的核能發展,實際上對臺灣並不是很合適」,第一個臺灣在高風險地震帶,第二是地方狹窄,核廢料處理沒有很好的方法,若不發展核能,臺灣需要往其他方向讓臺灣能源結構更健全。
「臺灣如果沒有綠能,就沒有臺積電。」陳建仁說,臺積電現在說Re100(百分百再生能源),加上歐盟通過CBAM邊境碳關稅管制,規範高科技產品輸出一定要使用綠電,當臺積電百分之百用綠電,對臺灣就是很大需求,一定要供應足夠,因此就要從太陽能、風能、水利能來供應,讓綠能可以提供產業發展需要。
針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曾說非不得已,核能或許可以被考慮。陳建仁說,確實有人做這種檢討,但還沒有定論,還是要看科技發展情況才能做最後定論,但繼續擴張風能跟太陽能是目前很重要目標。
對於光電遭質疑套利,陳建仁坦言,確實有少數不法分子藉由綠電謀財,未來政府希望在綠電發展上建置好的投標平臺、相信此舉能讓綠能發展更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