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歐洲央行原行長特里謝:堅持2%通脹目標意義重大,避免全球價值鏈解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上海報道

“在歐洲央行的羅盤上,只有保持物價穩定這一根指針。”不管是在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八年(2003年~2011年)還是卸任後,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都對此深信不疑。

外灘峰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法蘭西倫理政治科學院院長、歐洲央行原行長特里謝近日在第六屆外灘金融峰會上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強調了歐洲央行抗通脹的決心:“抗通脹工作沒有完成,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歐元區8月核心通脹率維持在2.8%,明顯高於2%的目標。”

在他看來,錨定2%通脹預期至關重要。考慮到各種因素,各國央行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捍衛他們自己的目標和價格穩定定義的公信力。全球範圍內對價格穩定定義達成了共識,這有助於錨定預期,2%的通脹率是中期必須考慮到的預期。

在2011年11月卸任前,特里謝擔任了八年的歐洲央行行長;此前,他還任兩屆共計十年的法國央行行長,也曾擔任法國財政部國庫署署長,在歐元醞釀、誕生、發展、化解危機的歷史進程中,他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被譽爲“通脹鬥士”“歐元鬥士”。

根據1992年《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的相關規定,歐洲央行於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歐洲央行是世界上第一個管理超國家貨幣的中央銀行,不接受歐盟領導機構的指令,也不受歐元區各國政府的監督,首要任務並不是刺激經濟,而是監控歐元區通脹水平。

2007年,法國政府多次批評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認爲歐元堅挺嚴重影響了法國企業的出口能力,並多次敦促歐洲央行降息。但身爲法國人的特里謝卻堅決地拒絕了這一要求,表示“首要任務”是確保價格穩定。正如特里謝所言:“我們不做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歐洲央行不受任何人的影響”。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各大央行對於價格穩定的定義普遍在2%左右。特里謝表示,衆多央行對價格穩定有一個共同的定義,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在實現目標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自佈雷頓森林體系崩塌以來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大結構性改革。即使在新冠疫情暴發後通脹飆升時期也是如此,各國央行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確認了目標,特里謝希望未來各大央行能夠繼續堅持這一目標。

整體而言,特里謝認爲全球央行在對抗通脹上表現不錯。到目前爲止,他對各國央行所做的一切相當樂觀,整體避免了類似第一次石油危機和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後非常嚴重的通脹。在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結束後的復甦期間,通脹率有所回升,許多經濟體都飽受困擾。歐洲央行提高利率10次,美聯儲加息11次,各國央行在認真地採取措施控制通脹。

至少從目前來看,抗通脹之戰仍未結束,核心通脹率難以像人們希望的那樣迅速下降。

“歐洲央行面臨的問題是,歐元區8月總體通脹率下降到了2.2%,但核心通脹率沒有像預期的那樣迅速下降。”特里謝提醒,在今年的許多個月份裡,核心通脹率均爲2.9%,今年年初已經在2.9%左右,半年多來基本停滯不前。“我們看不到核心通脹率下降的跡象,這當然是個問題。”

這種形勢短期內或許仍將繼續,歐洲央行預計2024年剩餘時間內總體通脹率將在當前水平附近波動,並且“很可能在明年繼續高於目標”。

相對於美國,歐洲經濟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經濟增長疲軟,俄烏衝突仍在繼續,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歐元區經濟一度處於滯脹邊緣。

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調和CPI環比增長0.2%,高於7月的0%。8月調和CPI同比增長2.2%,低於7月的2.6%。但剔除食品和能源後,8月核心調和CPI同比增長2.8%,低於7月的2.9%,但處於相對高位。

更糟糕的是,由於工人工資大幅上漲推高了通脹率,8月歐元區服務業通脹率升至4.2%,爲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近一年來服務業通脹率一直徘徊在4%左右,7月爲4.0%。

高通脹和高利率的另一面是疲軟的經濟。9月6日,歐盟統計局公佈歐元區二季度GDP終值,第二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2%,低於初值和預期的0.3%;同比增長0.6%,符合預期。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0.3%,同比增長0.5%。受制造業拖累,德國第二季度GDP下滑,這也是歐元區經濟疲軟的關鍵原因。

與此呼應的是,S&P Global與漢堡商業銀行 (HCOB) 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初值爲45.6,低於7月的45.8,創8個月新低;服務業PMI爲53.3,高於7月的51.9。“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表現更差,8月製造業PMI爲42.1,低於預期的43.3;服務業PMI爲51.4,也低於預期的52.3。

在特里謝看來,歐洲的處境艱難,這是顯而易見的,歐元區經濟弱於美國。如果有財政政策的推動,歐洲的情況當然會完全不同。歐洲並沒有像美國那樣在疫情期間採取非常擴張的財政政策,在比較歐美情況時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此外,俄烏衝突的影響也不容忽視,抑制了歐洲經濟增長。美國在能源上不像歐洲那樣大幅依賴俄羅斯。如果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能夠解決,歐洲的情況會完全不同,將對經濟、情緒、投資決策等產生巨大影響。

儘管歐洲的形勢很嚴峻,但特里謝表示,不應認定衰退即將到來。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和國際金融機構普遍預測,今年歐元區經濟增長緩慢,但今後會稍有好轉,明年GDP可能增長1.5%。蕭條因素還沒有佔據主導地位,但歐洲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要做,包括創新、結構改革等,這些在當前的歐洲極爲重要。

在經濟壓力下,歐洲央行自然走進了降息週期。但對於本輪降息週期可能的幅度,特里謝並未明言。“歐洲央行不會對未來的任何決策做出承諾,這是對的,未來的決策取決於歐洲央行對實時形勢的分析。”而從短期來看,市場或多或少期待歐洲央行9月降息25個基點,特里謝也認爲這是大概率事件。

在全球各國普遍面臨經濟增長壓力之際,保護主義卻在興起,特里謝呼籲不要陷入脫鉤思維,避免全球價值鏈解體。

8月20日 ,歐盟委員會向相關方披露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徵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根據公告內容,反補貼稅率分別調整爲比亞迪17.0%;吉利19.3%;上汽集團36.3%;其他合作公司21.3%;其他所有非合作公司36.3%。此外,歐盟委員會還決定對特斯拉作爲中國出口商實施單獨關稅稅率,現階段定爲9%。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中指出,歐委會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預設結論,在調查各環節的做法均違背其承諾的“客觀、公正、非歧視、透明”原則,也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是以“公平競爭”爲名行“不公平競爭”之實。該終裁披露是基於歐方單方認定的“事實”,而非雙方共同認可的事實,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高度關切。

克服分歧、走向合作纔是共贏之舉。特里謝希望未來中歐能化解分歧:“每當中歐之間出現問題時,往往有一種絕妙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中歐會繼續討論並找出解決方案,雙方都有維護關係的意願。”

特里謝表示,從全球來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許多大陸都可以看到,觸發了地緣經濟分裂,導致保護主義興起,也是某種“脫鉤”的驅動力,危險是真實的。

他強烈呼籲避免全球價值鏈的解體。“我們不應忘記,全球價值鏈在過去三四十年裡爲全球經濟的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這就是歐洲人特別反對脫鉤概念的原因之一。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着手將全球經濟分割成兩個或更多不再相連的部分。”特里謝強調。

展望未來,特里謝期待全球能以氣候領域的共識爲榜樣,進行更多合作,守護唯一的地球。他將地球比作唯一的“宇宙飛船”:如果失去了這艘獨一無二的飛船,全人類便無法再開啓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