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醜”視而不見,對別國“長臂管轄”!美國反興奮劑“雙標”干擾奧運會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準 環球時報記者 盧文驁 姜李】美國媒體和機構近來不斷炒作奧運會興奮劑問題,以此作爲攻擊國際奧委會(IOC)、批評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指責、打擊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藉口,並在2020年簽署通過《羅琴科夫反興奮劑法》,將自己置於國際警察的位置以試圖干預全世界尤其是其他國家的興奮劑案件。美方這種對自身長久以來的反興奮劑“陋習”視而不見,卻試圖越界管轄別國的“雙標”行爲,爲巴黎奧運會的運動員造成干擾,對相關國際組織官員構成威脅,已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擔憂。

加索爾:很遺憾中國運動員接受高頻檢測

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保羅·加索爾2日在巴黎奧運會一場新聞發佈會上對中國游泳運動員頻繁接受興奮劑檢測一事表示“遺憾”,並呼籲各方尊重WADA的權威和檢測體系。

自今年4月開始,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和部分外媒針對23名中國游泳運動員在2021年的食品污染事件發表多篇不實報道,並試圖挑戰WADA的檢測體系。《紐約時報》近期又以偏概全地炒作了2022年中國選手美雄酮陽性事件,意圖再次煽動對中國運動員的不滿情緒。

加索爾表示,美媒報道具有“爭議性”,而加大對中國運動員檢測力度以證清白的做法令他“感到遺憾”。“在我看來,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瞭解WADA的工作,尊重他們並理解他們的檢測流程,相信他們在保證體育比賽公平性上的權威。”加索爾說。

世界泳聯稱,自今年1月以來,中國游泳隊平均每人接受了21次不同反興奮劑組織的藥檢。與之相比,澳大利亞游泳運動員平均接受了4次藥檢,而美國游泳運動員平均接受了6次。

“我已經數不清做了多少次檢查,反正經常早上6點鐘被叫起來做檢查。”在當地時間3日晚進行的巴黎奧運會男女4x100米混合泳接力決賽中,中國隊以打破亞洲紀錄的成績摘得銀牌,覃海洋在賽後的新聞發佈會上就相關問詢坦言:“這真的對於我們整個(備戰)節奏來說,確實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美方到底在隱藏什麼?

在美方不斷炒作中國游泳運動員興奮劑事件的同時,《環球時報》記者發現,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在處理本國運動員興奮劑案件時,卻經常以污染原因認定運動員無過錯或疏忽,對其免予處罰。

北京時間8月6日凌晨,巴黎奧運會男子200米即將打響,田徑新星埃裡揚·奈頓將代表美國隊出戰。作爲現200米少年和青年世界紀錄保持者,奈頓在今年3月26日的興奮劑賽外檢測中被查出類固醇(羣勃龍)陽性。但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在巴黎奧運會國內預選賽開始前突然作出決定,宣稱奈頓的陽性結果是由運動員食用了受污染的肉類引起的,決定不對其實施禁賽處罰,並允許他最終代表美國參加巴黎奧運會。

相關研究表明,羣勃龍是一種蛋白同化製劑,具有極強的提升力量和爆發力的作用,並不是常見的污染物質。近年來,全球發生了數以百計的羣勃龍陽性。據公開信息顯示,絕大多數陽性都是基於4年禁賽的標準予以處罰,僅3名美國運動員因主張食品污染而逃脫了處罰。在奈頓案中,美國反興奮劑機構負責人在WADA尚未審查案卷,上訴期限並未截止的情況下即發表公開聲明宣稱“正義得到了伸張”。回顧歷史不難看出,美國體育領域顯然並沒有其一貫標榜的公平公正,尤其田徑領域一直籠罩在興奮劑問題的陰霾之中。

據統計,美國奧林匹克官員在1988年至2000年期間隱瞞了一百多次檢測結果。在悉尼奧運會前的夏天,美國奧委會藥物控制項目主任韋德·埃克薩姆辭去了職務,部分原因是他認爲美國奧委會“蓄意鼓勵”美國選手使用興奮劑。

諷刺的是,美國對自身長久以來的反興奮劑“陋習”視而不見,反而執迷於“越界管轄”,要求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

美國“長臂管轄”引發擔憂

對於美方試圖用國內法對他國“長臂管轄”,不少國際體育人士表達過擔憂。WADA日前表示,由於中美兩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蔓延到奧運會舞臺,該機構被“不公平地捲入”中美之間的爭執中。WADA媒體關係總監詹姆斯·菲茨傑拉德直言,“(美國)某些人純粹是想通過這些涉事運動員是中國人來撈取政治籌碼”,“其後果是在反興奮劑系統內部造成不信任和分裂”。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體育傳播與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員尚希萌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全球反興奮劑工作的一個核心準則,是要所有體育項目和所有反興奮劑組織遵守統一的反興奮劑規則,這一規則肯定是在WADA主導的世界反興奮劑條例下。但是《羅琴科夫反興奮劑法》毫無疑問超越了世界反興奮劑條例,賦予了美國司法系統獨立的權利,以制衡WADA,並對其認爲有疑慮的事件或反興奮劑案件進行單獨的司法調查和刑事制裁。

尚希萌表示,美方這樣的行爲既破壞了全球反興奮劑工作中統一的行事準則,又破壞不同國家間在反興奮劑工作中重要的合作伙伴關係。同時,美國的域外管轄和刑事處罰,很可能是出於非常明確的政治目的,這會破壞體育的純潔性,同時對包括WADA、世界泳聯、IOC等涉事國際組織的官員,也構成一定程度的人身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