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搶灘低空賽道 專訪中科星圖高級副總裁陳偉:地方發展需因地制宜,找準應用場景非常重要|對話未來科技

今年以來,低空經濟在全國各地吹響起跑哨聲,北京、重慶、瀋陽、廣州等地陸續出臺支持政策、籌劃設立產業基金,促使低空賽道持續“升溫”。不過,當更多低空飛行器馳騁於“空中公路”,這也對城市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面對這一規模可觀的市場需求,多家上市公司接連釋放信號,切入低空保障領域。近日,空天信息服務商中科星圖(688568.SH)面向低空經濟產業發佈GEOVIS數智低空大腦,低空賽道再迎重量級選手。

中科星圖高級副總裁陳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低空經濟是今年公司新確定的重點投入方向之一,“中科星圖在空天信息領域有深厚積累,可爲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數據底座和計算能力”。

隨着低空飛行器的不斷增加,如何確保空防安全、飛行安全、提高飛行效率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陳偉表示,低空經濟發展需要解決“看得清”和“看得準”的問題,例如掌握城市建築物、障礙物和地形的分佈,通過實時電磁監測,及時發現非合作目標等。

陳偉建議,低空經濟走向規模化應用,仍需要政策端持續發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對地方而言,發展低空經濟需要結合本地優勢,“因地制宜,有所差異”,“找準自己的應用場景非常重要”。

多地搶灘低空賽道,需找準本地優勢與場景

低空經濟進入業內討論議程已有數年,但在陳偉看來,2024年可定義爲低空經濟的元年,也即在今年,低空經濟迎來真正的發展。

陳偉表示,在此次低空經濟討論與建設的“升溫”中,出現了三個標誌性事件。其一,是於2023年6月出臺,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將真高120米以下空域的無人機管控交給地方政府;其二,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三,“低空經濟”在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這三個事件極大地推動了低空經濟的發展。”陳偉說。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對低空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提升,多地接連出臺低空經濟支持政策,北京、重慶、瀋陽、廣州、武漢、蘇州、安徽、山西等省市均表態籌劃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

陳偉強調,發展低空經濟不是拍腦袋的決定,而是真實存在的現實的需求,“不僅是無人機生產企業和運營企業,也包括物流、配送等企業,實實在在有低空領域需求。國家明確要發展低空經濟後,地方政府明顯加大了投入”。

與此同時,隨着多地搶灘低空賽道,如何統籌發展低空經濟的討論聲逐漸突出。

陳偉認爲,低空經濟當前剛剛起步,很多城市的加入對低空產業發展是一件好事,“誰佈局早誰可能獲益,但也有一定風險,可能存在投入很多卻一無所獲的情況”。陳偉建議,地方政府需要結合本地優勢與特點,真正理解和思考在低空經濟領域要發展什麼。

“比如當地製造業強,可能發展無人機制造;材料強,可能發展無人機材料;旅遊城市,可能發展無人機運營;還有農村和邊疆地區。因此要因地制宜,要有所差異,有的面向農業植保,有的面向自然災害監測,找準自己的應用場景非常重要。”陳偉說。

發展低空經濟要“看得清”“看得準”

中科星圖進入低空賽道始於2019年。彼時,中科星圖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共同研製了一款低空智聯網產品,並在濟南試點通航示範項目。

談及濟南項目的經驗與啓示,陳偉表示,通過反覆論證和產品開發,明晰了低空要管什麼,以及低空發展需要什麼。

發展低空經濟首先要“看得清”。陳偉指出,民航機場附近相對淨空,但未來低空飛行面臨到處都是障礙物的問題,因此需要掌握城市建築物、障礙物和地形的分佈,瞭解低空飛行的環境。

發展低空經濟還要能“看得準”。“對非合作目標要看得準,要能發現它,我們叫反無人機或者低空防禦。”陳偉表示:“在空域中,有禁飛區也有適飛區,飛到禁飛區要看得準。”

此外,陳偉補充道,還要確保通信手段“連得上”,以及隨着未來低空中的目標越來越多,大量移動目標的實時監視對低空通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陳偉表示,在參與濟南項目時,公司就已認識到低空經濟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隨着《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支持政策出臺,公司在低空經濟領域進一步加大了研發力度。

陳偉表示,中科星圖以往聚焦數字地球,但隨着今年國家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人工智能列入新的重點投入方向,公司緊隨國家發展戰略,以數字地球爲基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與加持,發展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從這個角度看,低空將成爲我們中科星圖新的增長極。”

中科星圖在低空產業鏈的佈局主要在中游和下游環節。在中游,中科星圖的核心產品是GEOVIS數智低空大腦,定位於爲低空產業提供服務保障,包括數據保障以及計算能力保障,爲政府、無人機企業或者個人提供數據底座。在下游,中科星圖還有多家下屬企業面向無人機應用場景,例如應急救援、電力巡檢等。

陳偉表示,對於公司低空業務何時進入爆發期,儘管還不能準確判斷,但今年肯定會有很多低空項目落地。

陳偉表示,低空經濟走向規模化應用,仍需要政策端持續發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其次,要調整觀念意識,安全問題一向是航空業的重中之重,不過不能因爲安全而完全限制低空行業的發展,隨着行業的發展,低空飛行器的安全性能也將持續提升。

目前,關於低空安全的討論主要涉及反無人機、防碰撞、防掉落等問題。陳偉指出,對於防碰撞,需要做好路徑規劃,還可以像地面交通一樣設置紅綠燈;對於掉落風險,儘量規劃避開人員密集區域的航道。“實事求是地講,小型無人機即使掉落危險性也在一定可控範圍,而中大型無人機的安全運行保障能力本身就很強。”陳偉說。

“此外,在技術上還有一些尚待突破的瓶頸。現在可能城市上空是幾百架、幾千架無人機,未來可能是幾萬架、幾十萬架。”陳偉表示,這對空中多目標、動目標的精細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這也是爲什麼我們要跟超算、人工智能結合去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