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研究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

逄錦聚

自2023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多角度深化研究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

把握髮展新質生產力目的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新質生產力是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產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爲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標誌,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在推動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始終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爲最高標準,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爲第一動力、協調成爲內生特點、綠色成爲普遍形態、開放成爲必由之路、共享成爲根本目的的發展。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求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爲特徵的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持續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時代以來,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始終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起來。就二者的關係而言,前者是途徑,後者是目的。

生產力的發展對於經濟社會的影響具有雙向性。一方面,新的生產力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標誌着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意味着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這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制度不同、人們對自然規律及人與自然的關係認識的侷限性等原因,新的生產力也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後果。例如,西方在發展現代工業的過程中,違反自然規律,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在增加社會財富的同時,貧富差距加劇;霸權主義國家利用現代科技發展武器,入侵他國,造成大量生命財產的損失;等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立爲最大程度發揮生產力的積極作用奠定了制度基礎。但我們仍要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論準備,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爲新的科學技術的應用等產生短期性的就業困難問題,也有可能由於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使收入差距拉大。所以,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並對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新問題有預防和應對的措施。

聚焦強化科技創新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緊緊圍繞中心任務,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爲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造條件,夯實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技術基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科學技術創新成果應用到經濟發展中需要有載體,這個載體就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從人類發展的歷史看,科技革命引起產業變革,產業變革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一般規律。在當代中國,科技創新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支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這強調的是科技創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佈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科學佈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這強調的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創新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對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缺一不可。從發生的順序看,一般是科技創新在先,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在後,科技創新對產業形成具有決定作用。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現代化產業體系,就沒有新質生產力的產生。但是,現代化產業體系也對科技創新具有促進作用,能夠爲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載體。沒有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成果不可能轉化爲新質生產力。所以,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對科技創新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二者都要非常重視。

加快形成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

馬克思在闡述勞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時曾指出,勞動生產力是由多種情況決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推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有個重要的紐帶就是“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這也就是通常說的生產方式,其重要的內容是生產關係。沒有這樣的紐帶,科學技術只是潛在的生產力而不可能成爲現實的生產力。從這樣的意義上說,生產關係是科學技術轉化爲社會生產力的關鍵,加快形成新型生產關係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

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經濟關係。狹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直接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生產中人與人的關係和產品分配關係;廣義的生產關係是指人們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諸多關係在內的生產關係體系。

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統一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社會生產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和統一,構成社會的生產方式,即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另一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是相互決定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有什麼樣的生產力,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生產關係。同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係不適應生產力發展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馬克思指出,“各個人藉以進行生產的社會關係,即社會生產關係,是隨着物質生產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隨着新的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便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隨着生產方式的改變,他們便改變所有不過是這一特定生產方式的必然關係的經濟關係”。這些論述強調的就是,生產力一旦發生了革命,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必須改變。

基於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所謂新型生產關係,就是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性質和發展狀況的要求的生產關係。在直接的生產過程中,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要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地位、分配關係要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節,新型生產關係的規定性包括:有利於科技創新;有利於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爲新的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利於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型生產關係在實際經濟運行中通過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表現出來。研究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要加強對經濟基礎、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研究。

經過40多年的改革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產關係和基本經濟制度,總體而言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否則我國也不可能在錯綜複雜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激烈競爭,在一些領域佔領先機,形成新質生產力。但也應看到,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具體的體制機制中還存在不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優化這些領域的體制機制,同時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仍然是加快形成新型生產關係和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任務。

促進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協調發展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學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變革,要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關係,促進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協調發展、良性互動。

實體經濟是指直接爲生產消費和生活消費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經濟。虛擬經濟則是指以虛擬資本爲經營對象,以謀取利潤或報酬爲目的的經濟活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先進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經濟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脫實向虛。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牢牢抓住製造業這個關鍵點,以新的科學技術發展新興製造業、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同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交通運輸、商貿物流等。

《決定》圍繞“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既強調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也強調鼓勵和規範發展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發展耐心資本。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防風險、強監管,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支持長期資金入市,健全投資者保護機制,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建設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構建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防火牆”。

充分發揮有爲政府和有效市場作用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我們在過去的改革中妥善處理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需進一步處理好這一關係,統籌發揮政府和市場作用。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關鍵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並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市場經濟是在人類社會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資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斐然、舉世矚目,原因很多。其中,通過改革開放,逐步從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重要原因之一。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從理論上說是因爲市場機制具有自動調節作用。市場機制包括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三者的共同作用使經營主體努力提高技術、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這樣,不僅實現了資源合理配置,而且推動了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生產力的發展。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說可以不要政府的作用。國內外實踐都表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可能也不可以起全部作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我國經濟理論中的政府範疇與西方經濟理論中的政府範疇有着極大的不同。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黨的領導是全面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重大路線方針政策都是黨中央制定的。同時,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而政府作爲國家行政機關,雖然必須履行宏觀調控和宏觀治理的職能,但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在黨的領導下,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正是基於這樣的制度,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首先是要堅定不移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

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強化體制機制創新,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總體上要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要“放得活”,又要“管得住”,着力做好以下主要工作。一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着力發揮經營主體的活力和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創造性。二是加快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三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四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緊密結合

堅持自主創新和開放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我國科技整體水平明顯提高,新質生產力已經形成並有了一定發展,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擺脫這種狀況,一要靠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二要靠開放,學習借鑑國外有益經驗。這就需要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把自主創新作爲戰略基點,並與開放創新緊密結合起來。

黨領導人民長期奮鬥的經驗說明,發展新質生產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就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能。爲此,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發展新質生產力急需學科專業的建設,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佈局,強化基礎研究領域、交叉前沿領域、重點領域前瞻性、引領性佈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提高各類人才素質,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強化人才激勵機制。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積累的寶貴經驗。堅持開放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要求。要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着力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在全球範圍內高效引入優質資本、關鍵資源、先進技術、拔尖人才等,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全球創新成果發展新質生產力。

既尊重客觀規律也發揮主觀能動性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既受自然條件、實踐發展、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水平的制約,也受社會制度和體制機制的制約。所以,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尊重自然、科技、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等客觀規律,不能違背這些規律。

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人是應該而且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人們可以通過努力提高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增強利用自然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提高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科技體制改革,完善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可以通過妥善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運用規劃和各種政策手段,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處理好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關係的着力點之一,是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和時代要求,既要從國家全局出發,積極作爲,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又要從各個地區的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防止不顧客觀實際搞“一刀切”造成產業同質化。我國地域遼闊,發展不平衡,各地情況複雜多樣,各地區究竟要發展什麼產業,必須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產業發展的規律及要求,做到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要根據本地的發展階段、功能定位、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把握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向、路徑,有選擇、有先後、有重點地發展,不能簡單套用單一發展模式。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我們具有制度優勢、後發優勢,有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積累的物質基礎、教育基礎、科技基礎、人才基礎。新時代新徵程,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作者系南開大學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講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