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發展綠能 臺泥投入地熱發電、海洋溫差發電

臺泥在花蓮和平低碳環保綠能園區,舉辦「和平來電」活動,展示臺泥各項包括創能(綠色能源)、輸能(高階鋰電池)以及儲能等新能源發展項目。圖中爲臺泥張安平董事長。(圖/臺泥企業團提供)

多元化發展綠色能源,臺泥(1101)投入的地熱發電、海洋溫差發電陸續展開;臺泥27日指出,旗下臺泥綠能在臺東紅葉建設的一座1MW的地熱發電廠,目前鑽井已經鑽了1,200公尺,預計2024年底前完成並聯發電及營運。和平電力正籌備「海洋溫差發電」,已經完成工程可行性初步評估,並已在今年送交相關單位審查。

臺泥企業團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投入創能(綠色能源)、輸能(高階鋰電池)以及儲能一條龍的企業。其中,創能已有彰濱工業區的陸上風電、和平園區的太陽能發電。

臺泥指出,臺東紅葉地熱發電廠完工商轉,每小時能夠發電1,000度,1年則可發電量約876萬度電,約等同提供2,400戶家庭使用;整個循環發電系統,運用搭配尾水回注技術,可以達到取熱不取水的資源循環。

考量太陽能以及風電面臨間歇性困難,臺泥積極投入前瞻能源研究與發展,「海洋溫差發電」即是其一;臺泥指出,海洋溫差發電不受日夜、季節及天候影響,可提供長期穩定的供電。除此之外,以日本久米島海洋溫差發電設施的案例,深層海水可應用於龍膽石斑魚等高經濟水產養殖、SPA水療觀光、富含礦物質的海洋深層飲用水等等的延伸產業。

臺泥在2021年宣佈將把和平水泥園區轉型成爲東部首座低碳環保綠能園區,臺泥各項新能源發展項目陸續進駐,包括結合綠能以及儲能的電動車充電站、能夠協助電網穩定的大型儲能基地、UHPC新式低碳建材廠以及正在規劃的鬱金香風機。

爲讓在地村民及民衆進一步瞭解臺泥在能源轉型上的投入與理念。臺泥日前在園區舉辦「和平來電互動體驗運動會」,邀請當地部落學生與家長,一起體驗結合高階鋰電池的電動車,希望讓在地村民及民衆進一步瞭解臺泥在能源轉型上的投入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