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今冬達到高峰 未來全球或持續“燒烤”

山東煙臺,一位建築工人澆水降溫。(@視覺中國)

世界氣象組織7月4日宣佈,熱帶太平洋七年來首次形成厄爾尼諾條件,這可能導致全球氣溫飆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將給我國氣候帶來哪些影響?世界氣象組織在書面回覆本報採訪中表示,厄爾尼諾將在今年冬季達到高峰,全球南緯50度到北緯50度地區氣溫估計會高於常年,並且在由拉尼娜轉爲厄爾尼諾後,全球不少地區已經出現極端天氣,必須緊密留意;氣候專家對此表示,連日來我國多地出現連續的高溫天氣也是受厄爾尼諾現象推升全球氣溫的影響,估計今年將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紀錄。受厄爾尼諾影響,今年北半球氣溫可能比常年高出1℃~2℃。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憂子(除署名外)

世界氣象組織:

南緯50度到北緯50度地區氣溫高於常年

世界氣象組織7月7日在書面回覆本報的採訪時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只是在最近幾個月才被觀察到,現在要理清它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還爲時過早。傳統意義上,厄爾尼諾加劇了全球氣溫的飆升,例如2015/2016年是上一次最強的厄爾尼諾事件,而2016年是地球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據模型猜測和專家評估,厄爾尼諾在2023年下半年流行的可能性非常高。

厄爾尼諾現象是全球氣候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但世界不同地區還有其他的氣候驅動因素。所以,世界氣象組織還公佈了一份全球範疇的季節性氣候展望,其中納入了厄爾尼諾、拉尼娜和其他主要氣候驅動因素,如北大西洋濤動、北極濤動和印度洋偶極子。根據這份展望,2023年7月到9月期間,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陸地地區都將出現高於常年水平的異常,氣溫異常範疇是南緯50度和北緯50度的地區,包括海洋大陸、中美洲、加勒比海、南美洲北部地區、非洲、阿拉伯半島、東亞和東南亞以及北美洲北部地區。

與此同時,亞洲其他地區、北美、歐洲和南美南部地區氣溫高於正常水平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據世界氣象組織猜測,從澳大利亞北部延伸到南太平洋東南部的一個帶狀區域,以及從新西蘭延伸到塔斯馬尼亞島附近的一個弧形帶,出現高於正常溫度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據介紹,厄爾尼諾現象通常連續9至12個月,最長可達18個月,將在今年冬季達到高峰。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自2020年以來,全球一直處於拉尼娜階段,至2023年3月才結束。很長一段時間,熱帶太平洋一直處於ENSO(厄爾尼諾-南方濤動)中立狀態,直到最近纔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在這次事件之前,世界氣象組織觀察到許多地區已經出現極端天氣情況,需要進一步調查這些驅動因素。

世界氣象組織還提醒,厄爾尼諾會給全球季節性降雨帶來很大影響,在赤道沿線和赤道以北的狹窄地帶,從菲律賓穿過赤道延伸到南美洲西海岸,降雨量超出正常水平的概率大大增加。世界氣象組織也將繼續緊密關注其後續影響,並將其報告給各國氣象和水文部門。

全球氣候研究專家:

未來數十年全球夏季或將連續“燒烤”

王春在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海洋中的海洋熱浪”研究計劃委員會委員,也是全球氣候研究專家。近期,他也和世界氣象組織的專家緊密會商着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給全球帶來的影響。

王春在介紹,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增暖的現象。“在今年3月赤道東太平洋就發生了增暖,並在5月赤道太平洋整體增暖達到了0.5℃以上的水平。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強度至少爲中等以上,並有超過一半概率進展爲強厄爾尼諾事件。”

他表示,厄爾尼諾會帶來全球的陸地和海洋升溫,破紀錄極端高溫出現的可能性會增加。最新觀測表明,今年5月以來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頻繁出現破紀錄高溫事件。“厄爾尼諾會導致今年北半球夏季總體偏暖,北半球夏季氣溫部分區域可能會高出歷年同期1℃~2℃。當然,今年是否會出現‘最暖夏天’還要緊密關注厄爾尼諾的面積、強度和進展方向。”他說。

通常來說,厄爾尼諾發生時太平洋沿岸往往會出現暖冬,南美洲夏季更加炎熱。世界氣象組織公佈猜測,受溫室氣體排放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而在王春在看來,今年我們就可能迎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近期我國部分地區的氣溫頻頻刷新紀錄,王春在表示,這是人類活動和厄爾尼諾相疊加協同作用的結果。

王春在認爲,全球夏季發生熱浪的頻率會越來越高,而未來數十年連續高溫會成爲“常態”。“但是從年際變化角度來講,溫度的變化是會受到諸如ENSO等強大的氣候變率所調控的。就比如今年是厄爾尼諾,儲蓄在海洋的熱量釋放到大氣就推動了全球溫度的升高;而厄爾尼諾不可能一直連續,當轉變爲拉尼娜時大氣的熱量又會部分返回到海洋中儲存,生活在陸地上的我們就可能度過一個清涼一點的夏天。”

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不受限制,氣候增暖的長期趨勢是會突破年際變化影響的,甚至可能改變季節變化的節奏。王春在團隊去年發表的研究成果表明,如果是在最糟糕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景下,到21世紀末,以現有的夏季定義標準來衡量,全年將會有200多天處於夏季,這種情況就是真正意義的“連續燒烤”模式了。“1850~1900年間50年一遇的極端高溫事件,現在平均每50年內會發生4.8次;而當未來全球平均溫度升高4℃時,這種事件將平均每50年內發生39.2次。”

對我國的影響:

關注可能出現的“南澇北旱”現象

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介紹,通常來說,厄爾尼諾對全球氣候異常的影響在次年更爲顯著,但對全球氣溫的拉昇更加直接。“猜測分析顯示,今年或明年極有可能製造全球新的最暖紀錄。”

此次厄爾尼諾會給我國氣候帶來怎樣的影響?周兵估計,今年夏季,除東北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5℃~1℃外,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0.5℃以上,其中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重慶大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甘肅西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1℃~2℃,上述地區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熱浪。在周兵看來,極端高溫天氣已成爲一種“常態”。

周兵表示,厄爾尼諾會直接造成熱帶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區的高溫、乾旱、暴雨等災害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夏季發生的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影響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綜合國外猜測意見,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可達到中等以上,明顯超過了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兩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秋冬季和明年夏季降水的影響可能更加顯著。”而國家氣候中心主汛期最新滾動猜測結果顯示,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呈南北兩條多雨帶,黑龍江東部、浙江南部、福建、江西南部、廣東、廣西東部、海南、雲南中西部等地降水偏多兩至五成,局地發生極端性強降水的可能性較大。從流域降水來看,黃河下游、海河流域、遼河流域、長江上游和下游、太湖流域降水偏多一至兩成;長江中游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兩至五成。

周兵同時表示,此次厄爾尼諾事件標誌着我國降水傳統意義上“南澇北旱”的迴歸,所以不僅要關注長江流域的降水,還要關注北方等地因厄爾尼諾帶來的乾旱現象。

華南夏季降水強度增加

加強對長江流域的降水監測

對於厄爾尼諾給我國帶來的災害性天氣,王春在也表示擔憂。他表示,今年夏天處在厄爾尼諾的進展期,而強度在今年冬季會達到最強。“隨着厄爾尼諾的形成,東太平洋海溫升高已成定局,南海季風的爆發也會提前,廣東在夏季出現強降雨的概率也會增加,這會使汛期連續時間更長,並且在華南造成連續大面積降水,給城市防澇和農業防洪帶來較大壓力。不過,受厄爾尼諾影響,今年夏季登陸廣東的熱帶氣旋數量和強度都會減弱,廣東受颱風影響估計會較往年減弱。”

他表示,從以往經驗看,在厄爾尼諾發生的次年,全國暴雨日數都大大增加,尤其次年夏季長江流域易出現大範疇降水,從而引發洪澇災害事件,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長江流域降水的監測,防患於未然。“要緊密留意明年5月西北大西洋的海溫異常情況,這很可能與我國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情況有很大關聯。”

氣象專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氣象研究員高守亭也一直留意着今年5月以來的厄爾尼諾現象。高守亭說,受季風及季風槽影響,造成我國夏季暴雨頻發且特大暴雨也不少見,這是由大的氣象環境場造成的,而厄爾尼諾會加劇這種極端天氣。“厄爾尼諾進展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南移,造成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偏多,長江中下游地區多雨以致發生洪澇,黃河及華北一帶少雨並形成乾旱。近期江南、華南等地強降水頻發就是受到厄爾尼諾狀態影響的體現之一。”

高守亭表示,厄爾尼諾發生後,今年夏季我國可能出現區域性乾旱,而在華南地區則會出現降雨量明顯增加。“據國家氣候中心猜測,在厄爾尼諾進展加強背景下,估計今年夏季我國華東南部、華中南部、西南地區南部降水易偏多,發生洪澇災害的風險大;而西北地區東部降水易偏少,發生乾旱的可能性大。”

“三重拉尼娜”轉爲厄爾尼諾

須提防全球極端天氣

王春在表示,厄爾尼諾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在進展期和衰退期都有所體現,但在衰退期的影響會更爲明確。“這裡面涉及三大洋相互作用過程,太平洋的厄爾尼諾事件會引起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溫偏暖,馬上信號‘儲存’在大西洋和印度洋裡,而這個信號(即海溫正異常)由於海洋的記憶效應和局地海氣相互作用,會連續半年之久,在次年夏季會釋放出來,激發西北太平洋反氣旋性環流異常,從而影響我國的季風降水。”

王春在提醒,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十分複雜,因爲今年是從2020年~2023年的“三重拉尼娜”事件轉爲厄爾尼諾事件的年份。“一般這種劇烈的ENSO轉變年份(以及後續年份),世界各地就容易出現極端天氣。比如連續時間較長的極端高溫、超強暴雨,但全球檯風強度會有所減弱,數量也會減少。”他表示,今年是氣候異常的“大年”,因爲氣候增暖長期趨勢疊加厄爾尼諾的效應是非常強大的。“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治理局的數據顯示,7月3日是地球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我相信今年仍有機會打破這個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