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冬升:扶持青年電影人發展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各項活動有序進行。在電影節大師班單元,爾冬升導演結合自身經歷,暢談電影創作並給青年電影人提供建議、意見。與此同時,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產業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這也是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加入北影節後,舉辦的第二場產業論壇。論壇邀請了知名導演、運動員等多領域嘉賓,爲“體育電影如何破圈”出謀劃策。

爾冬升:“有困難纔會有動力”

8月16日晚,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邀請到本屆北影節項目創投評審委員會主席爾冬升,與三位青年導演李雨禾、王學博、趙曄展開對談。

從演員轉到幕後

開拓內地市場

爾冬升出生於中國香港的影視世家,1977年,爾冬升出演孫仲導演的電影完成了銀幕首秀。隨後被導演楚原提拔,在《三少爺的劍》中擔任主角,成爲香港影視圈的當紅小生。

1985年,爾冬升轉戰幕後,轉型爲編劇、導演、監製,每一個新的身份都拿捏得妥帖有道,佳作不斷。1986年完成了導演長片首作《癲佬正傳》,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1993年推出《新不了情》,奪得第十三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3項大獎。

作爲監製,爾冬升也卓有建樹,羅志良的《槍王》、許鞍華的《男人四十》等片都由爾冬升擔任監製,且口碑良好。

從演員到幕後,爾冬升完美地實現了電影創作者的身份轉變。在地緣上,他同樣瞄準了北上的時機,帶着在港片勃興年代積累的經驗來到內地開拓市場,從《槍王之王》《大魔術師》這些融合了兩地團隊人才的作品,到更爲下沉、關注“小人物”的《我是路人甲》,以及今年入圍北影節“天壇獎”主競賽單元的《海的盡頭是草原》,爾冬升一直在不斷地嘗試着新的創作方式,與新的團隊磨合。

回憶起內地和香港電影工業的異同時,爾冬升坦言,“香港除了幾家大的製作公司以外,都是獨立製片,有的和現在拍網絡電影的公司很像,自己進行集資,不上影院直接上平臺,觀衆付費來觀看,之後進行分賬。”

指導演員有心得

結合各自特點而定

很多青年導演的第一部戲都是找朋友來演,獲得一些認可後,第二部戲可能會有更多的資源,找到更多職業演員。演員出身的爾冬升成爲導演後提攜了多位新人,作爲導演,他在指導演員上有不少心得。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爾冬升表示,要結合演員特點而定:“這是最簡單也是我最經常說的。有些演員很怕在片場和觀衆見面,就像以前的劉青雲、梁朝偉,我們會拉上帆布來排戲。劉德華就很享受現場的觀衆,有很大的差別。”

“有些新人在器材離他非常近的時候會很緊張,有時候可能需要放棄,比如將鏡頭放遠一些拍攝。如果不需要這樣的景深,我可能會先拍別的場景,很多演員演得不好會很後悔。第二天再拍的時候,如果現場有同步錄音,我會放棄這次錄音,趁大家換景的時候進行偷拍,沒有統一的方法。”

“我在拍《我是路人甲》的時候全部方法都不行,因爲他們出身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有場兩姐妹跳舞的戲,姐姐性格非常倔強,妹妹想到個特別的方法:姐姐對着畫面,讓她知道妹妹在與我聊天。因爲姐姐在談起她的爸爸時就會哭,我就問妹妹‘最近你爸爸怎麼樣?工作累不累?’她知道我在拍她,我說不要看我,看前面,只是那一剎那,她就開始流眼淚。”

扶持青年電影人

提攜新人有“規矩”

作爲今年北影節項目創投評審委員會主席,爾冬升更關注當下青年電影人的困境,扶持青年電影人發展。

李雨禾便是爾冬升扶持過的青年導演之一,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李雨禾導演的長片首作《提着心吊着膽》入圍亞洲新人獎,那年的評委會主席是爾冬升,他看完片子後非常驚訝,“那部戲裡的演員節奏感令我感嘆”。之後爾冬升便與李雨禾合作,成爲本片的製片人之一,在剪輯和音樂方面都給了不少幫助。最後兩百萬成本賣了一千三百萬,也堅定了李雨禾繼續走電影之路的決心。

而後,李雨禾一直在準備第二部電影,2019年參加了上影節創投,一直在找投資。他也表達了自己所處的困境,“因爲是羣像的喜劇,沒有絕對的主角,現在的環境下資方比較看重是否有比較大牌的演員,這是目前比較大的問題之一。”

青年導演王學博2016年拍攝的電影《清水裡的刀子》,由爾冬升擔任製片人,獲得了當年的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此後便走上了商業片的道路,新片《倒戧刺》有幾千萬的製作費用,爾冬升對本片的編劇有着不錯的評價,“那位編劇文筆非常好,像個短篇小說一樣。”

對於希望得到提攜的青年創作者,爾冬升表示歡迎,但也講了自己的規矩,“首先要有800到1200字的梗概,我看完故事覺得有趣會問你拿分場大綱。要把故事說出來,第一場、第二場,順着場次,不需要對白,如果你認爲對白是重點需要註明,A4紙基本上10到12頁……”憑着入行50年的經驗,爾冬升根據這些信息便能很快估計出電影的預算。

劇本不能有錯字

好劇本才能吸引投資

在劇本方面,爾冬升也給青年創作者提出了一個必須遵守的要求——不能有錯字。在他看來,這是嚴格要求自己,劇本的水平代表的便是創作者的水平。爾冬升開玩笑道,“你要有我的知名度,才能交出這麼爛的劇本。”因爲大公司對於新導演尤爲苛刻,只有真正好的劇本,才能吸引到製片人,吸引到投資。“大公司是不用新導演的,因爲新導演風險太大,但是行業中不能沒有新導演,所以有個條件:第一是拍過非常好的短片,第二是劇本寫得好到不能讓人拒絕。什麼情況下讓我看到劇本能說‘哇!這個點子不錯了’就行,並不需要完美,但是我要看到潛力你就有機會了,一切都是因爲劇本。”

對於電影行業現狀,爾冬升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人生是要遇到困難的,有困難纔會成長,有困難纔會有動力。困難會讓很多人沮喪,至於能不能撐過去,就要靠自己了。各行各業,包括做人,也是如此,我們的行業不是最差的,仔細看看並沒有那麼困難,別說得自己這麼慘,一定可以渡過的。年輕人我沒法去幫你,這是你的人生,你要自己去面對。”

論壇

體育電影如何破圈?

8月17日,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產業論壇“‘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育電影應該承擔怎樣的使命”於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這也是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加入北影節後,舉辦的第二場產業論壇。出席論壇的嘉賓爲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高雲超,著名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宋方金,著名演員、體育題材電影《了不起的老爸》主演龔蓓苾,體育題材紀錄片電影《棒!少年》總製片人、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齊康以及原中國女子足球隊隊員、“鏗鏘玫瑰”一代球員、現北京U18梯隊女足教練劉英。

知名編劇:

這種資源有不可再生性

中國內地知名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宋方金認爲,“體育是武,體育電影是文,一文一武張弛有道”,體育具有天然的原創性,體育電影是國家體育發展的重要名片,“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育電影必須發展,而且要發展好,在電影這樣有起承轉合的表達中,挖掘主題以及人物內心世界的成長,傳播體育故事,能更好地滿足大衆的需求,推動社會發展。

宋方金認爲,體育電影如何在目前的市場需求下獲得更多的關注是當前最迫切的問題。他認爲中國體育電影主題單調,體育題材或者體育元素的拓展,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他還指出,體育作爲一個特殊領域,表現出來的電影資源具有一定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強大的設備、專業的技術以及最好的資源支持,現在缺少一部破圈的、爆款的體育電影充當領頭兵,把體育電影帶到更多觀衆的視野中。

原女足隊員:

體育電影對運動員是勵志的

原中國女子足球隊隊員、“鏗鏘玫瑰”一代球員、現北京U18梯隊女足教練劉英認爲體育電影對於運動員絕對是勵志的,而且絕對是重要的,體育電影能夠傳播正能量,激勵更多人從事體育行業。作爲曾經的運動員,劉英認爲體育電影在塑造人物時,應該將失敗的經歷、背後的傷病加入到運動員的成長經歷當中來,這些背後的故事是對人物形象的一個有力補充,也是其堅韌品性的有力佐證,她還表達了對女足未來影視化的期待,認爲這對中國女足也是一個激勵。

電影人:

要打開此類題材和觀衆間連接點

體育電影《了不起的老爸》主演龔蓓苾也認爲體育電影能夠激勵個人發展,傳遞體育精神。但目前市場上體育電影還未進入主流,中國體育題材電影需要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龔蓓苾認爲體育電影需要優秀的導演和演員、優質的劇本以及能夠吸引社會關注的題材,再結合體育故事的強強組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她希望未來有更多女性導演、編劇參與到體育電影事業中來,擴展體育領域的女性受衆,推動國家體育事業發展。

體育題材紀錄片電影《棒!少年》總製片人、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齊康認爲,體育精神能夠激發人民對於人類自我本真的內心的身體機能或者社會機制的反芻或者思考,也能在面對社會問題時,營造一個相對良好的氛圍,要打開體育類題材的電影和觀衆之間的連接點,給社會創造積極的價值。

在談到“流量明星的注入是否能給體育電影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這一話題時,齊康認爲流量明星商業價值的延展能夠給體育電影帶來更高的社會關注度,但是真正讓觀衆能夠產生閱讀快感的一定還是人物和故事本身以及蘊含的體育精神,這是體育電影與大衆最廣泛的接壤。

作品

共徵集各類體育電影作品218部

本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週報名參選作品總數再創歷史新高,共徵集各類體育電影作品218部。8月17日下午,“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優秀作品發佈暨公益聯展啓動”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項目冠軍範可新,與多位領導共同啓動本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公益聯展活動。

在奧運之家合唱團一首宛轉悠揚的《雪花》表演中,“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優秀作品發佈暨公益聯展啓動”活動拉開帷幕。

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正式成爲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全球總決賽重要分賽站之一已有14年之久。多年以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向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輸送了百餘部優秀中國體育電影,讓世界影人更好地感受中國體育電影的魅力,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爲促進世界體育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值此雙奧之年,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聯盟主席弗蘭克·阿斯卡尼也發來視頻致辭,表示“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展示了體育的凝聚力,希望北京市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和國際體育電影電視聯盟共同爲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冬奧會的未來而努力。

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隊運動員範可新表示,雖然平時看電影的機會很有限,但只要是與體育有關的電影,她都會關注,並希望體育電影“能夠以光影的方式,讓更多的觀衆瞭解體育、愛上體育”。

現場,經過專家評委會認真甄選的18部優秀體育作品也一一揭曉。學生作品單元入圍影片《扒龍船》《上冰去》《舞味》《板球一夏》;“最具傳媒人氣影片”《舞出我精彩》;殘疾人單元《不一樣》;短片單元《冰雪之約》《綠色賽區》《千里山河共加油》;電視節目與新媒體單元《“和平·友誼·愛”音樂會》《冬奧“三記”(冰雪衣裝)》《原來你是這樣的網紅|長在自行車上的人(張京坤)》;體育與社會單元《冰球在灣區》《瑜伽之光》;紀錄片單元《登峰第二集》《帕爾哈提·艾爾肯極限運動攝影師》;故事片單元《我心飛揚》;奧運會與奧林匹克精神單元《CGTN冬奧主題曲接力紀錄片》《舞出我精彩》。部分優秀作品將代表中國參與“第40屆米蘭國際體育電影電視節全球總決賽”的角逐,合力助推中國體育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綻放異彩。

本組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滿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