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權盟促解憂 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擬延國中小
教育部研議把「年輕族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延伸至國中小階段。圖爲臺北市政府2024世界自殺防治日活動。(本報資料照片)(珍惜生命 「安心專線」0800-788-995)
校安通報學生自傷、自殺死亡人數 校安通報自傷、自殺人次
近年兒少輕生頻傳,臺灣兒童權益聯盟日前在行政院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中提案指出,約有一半的精神疾病發生於18歲前,表明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主要應於學齡前與小學時期,呼籲應於國小階段積極規劃心理健康相關措施。教育部則迴應,目前研議把「年輕族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延伸至國中小階段。
臺灣兒童權益聯盟秘書長林慧華指出,大家都知道感冒要看醫生,但心理健康卻往往被污名化,導致有學童心理有問題卻因擔心被標籤化而不敢向輔導室求助,但教育部卻沒有提供相關協助,導致日積月累之下孩子情緒無法獲得紓解,導致悲劇發生。
提案指出,2023年整體兒少輕生人數達50人,相較於2022年的49人、2021年37人逐年上升,且近年國小學生自殺、自傷發生率居高不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24年6月共同發佈一份小學兒童健康與福祉基礎教育實證指導,強調應注意兒童因害怕被貼上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標籤,而錯失尋求支持機會,且108課綱中並無針對心理或情緒困擾及精神疾病相關項目。
提案建議,教育部應全面檢視國小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相關課程,並將精神疾病及尋求健康心理支持基礎概念導入,促進心理健康與精神疾病正面與積極理解,而非停在疾病預防,以有效減緩心理健康問題刻板印象,避免兒少因憂慮被標籤化而排斥尋求心理健康支持服務。
教育部指出,學校應加強辦理健康促進及建立健康生活行爲等活動,已把「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納入主要推動議題,並補助辦理健康促進學校計劃,盼解決學生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