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時圖書館:不打烊的文化驛站
傍晚的北京城市圖書館 受訪者供圖
在城市的街角,有着這樣的場所,無論白晝黑夜,大門始終爲求知者敞開——這就是24小時圖書館,如同一顆顆文化明珠,鑲嵌在城市版圖上,悄然改變着城市文化風貌,成爲推動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在北京市通州區,作爲首都副中心標誌性文化建築的北京城市圖書館平均每天接待上萬人。白天,進入圖書館的人絡繹不絕,閱讀區坐滿了讀者,藝術文獻館、元宇宙體驗館等區域吸引遊客打卡拍照。夜幕降臨,四周一片寂靜,北京城市圖書館的24小時閱讀區,仍然燈火通明。書頁翻過、筆尖摩擦發出的清響,伴隨在此過夜的讀者。
杜曜輝是一名律師,他是北京城市圖書館的常客。通常從律所下班後,他就奔向北京城市圖書館。去年夏天,他在24小時圖書館看書複習考研,對他而言,夜晚的圖書館更加安靜,更符合他心中對圖書館的期待。
24小時圖書館內的人都十分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即便偶爾有交談,聲音也不大,有點像高中時候上晚自習。”杜曜輝從圖書館騎車回家要三四十分鐘,工作日堅持在那裡學到第二天凌晨1點。
深夜圖書館,有像杜曜輝一樣爲了備戰考試而學習的人,也有單純爲了閱讀而來的人,24小時圖書館爲愛讀書的人搭建起“不打烊”的文化客棧。
北京青年孫濤從高中時期養成夜讀習慣,瞭解到住處附近的北京城市圖書館有24小時閱讀區,他成爲這裡的忠實讀者。孫濤說,在圖書館內被寧靜而投入的學習氛圍感染,經常不知不覺看到第二天凌晨5點。
孫濤從事UI設計師工作,同時兼任婚姻家庭諮詢師一職。他說,當下社會環境中,應對浮躁心態的方法就是看書學習,“終身學習,永不畢業”。
深夜燈火通明的圖書館,成爲城市文明的閃亮符號。伴隨着人們對文化閱讀空間的需求,這樣的24小時圖書館在全國各地多了起來,浙江、江蘇、廣東、福建等地的圖書館也實現24小時營業,成爲當地的文化地標及符號。
在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圖書館於2021年4月開放24小時區域。在圖書館工作的韓紅燕說,在這裡,閱讀不再是個人行爲,更是一種社會互動,能夠加深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尊重,爲城市文化生態注入新的活力與溫度。
韓紅燕注意到,來這裡的讀者呈年輕化趨勢,“24小時圖書館區域要求14週歲以上人員可以使用,夜晚一些學生在館內學習時,家長會找本書在一旁陪同。226個座位常常座無虛席”。
24小時圖書館成爲優質文化直達羣衆的重要渠道。讓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需要持續打通服務“最後一公里”。
《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明確提出要建設15分鐘現代公共閱讀服務體系規劃目標。在政策支持下,北京市24小時圖書館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除了提供基本的閱覽、自習等服務外,還開設了元宇宙體驗館、黑膠唱片區、二次元區等特色區域。北京城市圖書館坐落於集生態修復、市民休閒、文化傳承於一體的綠心公園,周邊有多個夜市商圈,將“夜讀”空間建設與文旅相融合。
南京市建鄴區圖書館24小時開放,意在深入落實文化惠民政策,滿足廣大讀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
2024年10月,北京城市圖書館從全球10個國家的16家圖書館中脫穎而出,獲得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IFLA)頒發的“2024年度公共圖書館獎”,這是中國首次榮獲此項世界公共圖書館界最高榮譽。
據北京城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北京城市圖書館將持續把更多“文化+”帶給讀者,用好的服務管理讓讀者獲得更好的閱讀文化體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