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器官捐贈罕見僅有3% 醫師喊推動不易

兒童器官捐贈罕見,從2021年至今,20歲以下兒童器官捐贈佔整體比例不到3%,僅有34位。圖爲衛福部推廣器官捐贈的吉祥物小熊。本報資料照片

兒童器官捐贈罕見,從2021年至今,20歲以下兒童器官捐贈佔整體比例不到3%,僅有34位。馬偕兒童院近期完成成立十年來首例,腦死判定後器官捐贈,實屬不易。馬偕兒童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田智瑋表示,腦死判定後的器捐纔可捐贈維生器官,這次器捐的兒童個案時數罕見,造福3個家庭。

根據統計從2021年至今,1至5歲的捐贈者僅2位、6至10歲的捐贈者5位、11至15歲的捐贈者4位、16至20歲者有23位。相較於2021年至今的捐贈人數爲1232人,20歲以下佔總捐贈人數僅有2.8%。

馬偕紀念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表示,依器官捐贈登錄中心資料顯示,截至目前爲止,今年等候器官移植病人多達1萬1300人,已完成受贈者不到600人,只有約5%的等待者可以有獲得移植機會,兒童個案更是更少。

七歲女孩露露則是馬偕兒童醫院成立十年來首次的腦死後判定器捐個案,雖然先前有過心臟死亡後捐贈的案例,但能捐贈的器官有限。田智瑋指出,心臟死亡後捐贈,只能捐贈眼角膜等不會因爲缺血會死的器官;腦死後捐贈可以捐贈維生器官,如心臟、肝臟、腎臟等。

郭惠娟說,以露露的案例來看,露露雖然是感染流感併發猛爆性心肌炎與急性壞死性腦炎,但治療後仍達到捐贈心臟的條件。原本露露雙親同意捐贈更多器官遺愛人間,在完整評估與進行配對後,僅有心、肝、腎找到合適受贈者,並已完成移植手術,造福3個家庭。

郭惠娟表示,臺灣器捐比率爲每百萬人口6.8人,與先進國家如西班牙等的捐贈率百萬分之43.4仍有巨大差距。臺灣目前爲自願捐贈器官制度,必須由本人或是法定代理人簽署同意書。田智瑋也說,臺灣器捐仍沒有很普遍,近年宣傳纔開始變比較多,另外也器捐需要啓動機制可能醫護人員沒有提醒,或是家人還沒準備好放手,也可以先簽署同意書。

郭惠娟呼籲,民衆若希望以愛溫暖和回饋社會,可先上網簽署或是下載器官捐贈同意書填寫後寄回。也可及早與家人溝通捐贈器官的意願,也有助家人減少臨終時的衝擊與徬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