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當道 中小企業從小處着手
CRIF中華徵信所總經理郭曉薇(左起)、國立臺北大學金融系教授兼主任秘書黃啓瑞、iCHEF資廚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程開佑、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李長榮化工總經理劉文龍、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及匯豐臺灣商業銀行工商金融業務處負責人蕭仲程。圖/本報提供
QR Code
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項指標已經成爲決定企業的生存關鍵,在企業內部植入永續DNA已經成爲經營的主流趨勢!
工商時報與CRIF中華徵信所日前共同舉辦兩場ESG論壇,分別由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以及總編輯樑寶華主持。會中也邀請多名專家,如CRIF總經理郭曉薇、臺北大學金融系教授黃啓瑞、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李長榮化工總經理劉文龍、iCHEF資廚管理顧問共同創辦人程開佑、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楊曉文、匯豐臺灣銀行工商金融處負責人蕭仲程等人,從產學及市場面,共同探討最新國際發展趨勢,並瞭解臺灣中小企業參與ESG的可行與必要。
面對ESG趨勢 企業怎麼做?
近年來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全球的環保組織及政府各部門加緊腳步,開始規畫減碳政策。歐盟在7月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針對未遵守規定的進口產品徵稅;在臺灣方面,環保署將於2023年開始課徵碳費,金管會也爲了接軌國際趨勢,積極推動ESG,期盼強化企業永續經營能力。
然而投資機構對ESG投資的參考,大多來自國際評鑑單位,多數的評鑑對象仍以大型企業爲主。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要揭露出中小企業的實際體質,引入臺灣本土性的評鑑系統是必要的,當評鑑細緻到本土後,臺灣中小企業的ESG表現,也才能公平地讓國際資金看到。
另外,CRIF總經理郭曉薇也指出,要達成永續經營,就要開始省思企業的治理方針,除要具備環保思維外,社會責任也不可或缺,像是有沒有與當地社區發生衝突?是否注重員工的健康與安全;而在治理方面,要有效控制公司不能涉入貪污的醜聞,或者在境外設立避稅子公司等,在E、S、G三方面都要實際落實,成爲企業的「核心文化」,才能真正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
中小企業的ESG之路
當大型企業紛紛將永續治理訂爲目標邁進,資源不多的中小企業卻是寸步難行。除了過往沒有相關經驗以及人才的缺乏外,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楊曉文認爲,政府方面,跨部門的資料庫整合不足,覆蓋率也很低,只有大型上市櫃公司的資料,讓中小企業在撰寫報告時無從參考,使得推動ESG的道路難上加難。
雖然ESG牽涉到許多面向,但實際執行並不如想像中困難,也並非只有大企業才能負擔,陳國瑋提到能從小處着手,不要一開始就想要包山包海,例如有家飯店疫情期間沒有客人,飯店總經理讓員工每天幫助當地里民打掃環境,促進鄰里關係。
iCHEF程開佑也說明,其實許多中小型的餐飲業者對ESG非常有想法,只是不知道怎麼起步,例如,與在地的食材業者合作,可以節省大量的碳排放,這些都是微型餐飲業能夠引入ESG的起點,如果從小地方開始改變,那久而久之,對環境也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
掃QR Code看完整報導
對企業來說,ESG已是一個生存問題,創造獨特且無法取代的競爭地位,纔有辦法在永續供應鏈中生存。相關論壇精華已收錄在工商時報名家評論網的「企業永續DNA」數位專輯中,藉由專題的深入報導,提供讀者全方位的永續資訊,該專輯也還會持續關注企業永續經營及ESG有關的評論及報導,立即掃描QR Code即可收看精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