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提前交機 CNN:美臺官員討論可能性
CNN提到,在最近一次的共機擾臺之前,美臺官員就已討論F-16V戰機提前交付的可能性。圖爲臺灣F-16V於雙十國慶時飛越總統府上空。(圖/中央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報導,隨着中國大陸武力犯臺的威脅日益加劇,加上民主與共和兩黨都向美國總統拜登施壓,要求其對北京採取更強硬且迅速的態度,讓拜登政府正全力思考如何在不擦槍走火的前提下,嚇阻北京對臺妄動。報導甚至提到,在最近一次的共機擾臺之前,美臺官員就已討論F-16V戰機提前交付的可能性。
※共機擾臺的影響
報導指出,臺灣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讓美國政府內部出現意見紛歧與辯論。消息人士表示,隨着大陸軍事現代化的腳步快速,加上共軍針對臺灣改良訓練模式,讓美國印太司令部愈來愈注意大陸對臺灣的威脅。
不過,相較於印太司令部的積極做法,美國國務院官員則更爲審慎;甚至認爲從情報來看,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北京準備侵犯臺灣。
隨着共軍空軍在10月初派出近150架次的軍機侵犯臺灣防空識別區,臺海緊張情勢急遽上升,也讓政府官員措手不及。
熟悉臺灣議題的美國官員表示,早在最近一次的共機擾臺之前,拜登政府就已經和臺灣官員討論,加速交付出售給臺灣的F-16V。美國已於2019年批准出售22架F-16V給臺灣,通常交機可能會長達10年;但考慮到北京近日的挑釁,臺灣希望能加速實際交付時間。
※北京不斷成長的威脅衝擊戰略模糊
CNN分析,拜登面臨的賭局非常地大,儘管他將人權與民主列爲外交政策議程的重要組成成分;但也決心讓美國遠離外國衝突。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在處理臺灣議題時持續奉行「戰略模糊」原則。
在此一概念之下,對於大陸武力犯臺時,美國是否會參與臺澎防衛,華府一直採取模糊不清的態度;不過,北京近日威脅不斷升級,已對戰略模糊形成重大挑戰,也讓拜登政府的部分官員重新思考這樣做法。畢竟,拜登的外交政策重點也不斷的轉向印太地區。
北京擴大對臺威脅,也讓美國國會的部分人提高對白宮壓力,要求後者改變立場。參議院國會助理表示,「北京對臺灣充滿活力的民主已構成明顯且眼前的威脅,美國必須清楚地表達我們的意圖與言行。在目前情勢下,模棱兩可的態度會帶來誤判與風險,而有效的嚇阻更只有來自戰略清晰」。
該助理補充,參議院目前在探索更多的做法,以提供臺灣在戰略競爭的時代中,關鍵的安全、經濟與外交支持。
1名美官員表示,「美國對臺灣的支持仍舊強而有力、有原則且兩黨支持。我們會持續與國會針對重要議題進行溝通」。
曾在歐巴馬時期任職國務員人權官員的民主黨籍衆議員馬裡諾夫斯基(Tom Malinowski),也贊同對北京採取更強硬態度。他強調,習近平的威脅並非虛張聲勢,「美國外交政策一直犯了一個毛病;認爲別人和自己一樣務實而理性的思考,並講定他們不是像自己所說的那樣」。
民主黨衆議員路里亞(Elaine Luria)則呼籲國會授權讓總統享有更多的迴旋空間,以便在有必要時能在海外進行軍事行動保衛臺灣。日前其投書《華盛頓郵報》,「施加在總統快速反應能力上的法律限制(指《戰爭權力法》),只會讓北京形成既定事實」。
他解釋,共和黨2月提出的《防止臺灣遭侵略法案》(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授權總統採取行動以防止臺灣遭入侵,並避免形成既定事實,這是解決法律困境的好起頭。
※沒有跡象顯示北京入侵
儘管如此,國會的政治壓力仍不能改變國務院與情報界的謹慎態度。知情人士透露,情報界仍未發現任何跡象,足以證實北京準備發動軍事進攻。
1名人士表示,光10月4日就有56架次的大陸戰機闖入臺灣防空識別區,「肯定是戲劇化的升級」,也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入侵;「但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北京準備入侵臺灣」。
國務院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官員,也對國會要求政府拋棄戰略模糊,改爲明確嚇阻的態度,抱持着謹慎立場。前美國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4月被拜登派往臺灣,以非官方代表團的身分表達對臺灣支持。
他認爲,當前局勢非常危險,結束戰略模糊只會鼓舞北京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畢竟,大陸會將此視爲「根本性推翻」過去數十年來的協議。「讓臺灣安心對美國很重要,但有辦法達成這一點的同時又增加對大陸的嚇阻,還無須將手指向北京眼睛」。
事實上,早在2001年,當時還擔任參議員的拜登就在專欄文章中強調,美國總統不該向臺灣讓步,更不該向北京讓步,臺海有能力自動將美國捲入戰爭。拜登政府發佈《國家安全戰略暫行指南》則再度用模糊的態度描述臺灣議題的立場,「我們將支持臺灣,一個民主國家與重要經濟與安全夥伴,這符合美國長期承諾」。
美官員強調,拜登過去曾親自投票支持臺灣關係法,並對其中原則採取堅定立場,例如維持臺灣足夠的防衛能力;任何以非和平方式決定臺灣未來的作爲,都是對西太平洋與安全的威脅,也爲美國嚴重關切。
※關鍵的2027年
美國防官員認爲,2027年是共軍建軍100週年,也是習近平第三任主席任期的最後一年,故成爲關鍵的一年。如果到時還未能實現和平統一,北京就可能嘗試武力奪臺。臺灣國防部長邱國正則預測,2025年大陸將擁有完全入侵的能力,甚至更早。
史坦柏格警告大陸不該使用武力,這隻會收到反效果並危及其利益。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認同這樣說法,「北京當然想在美國散播懷疑,同時讓臺灣相信開戰時美國不會在他們身邊;但習近平是否想與美國這樣強大的核武大國與盟友開戰,則是另一回事」。
史坦伯格認爲事情不是不會失控,特別臺海已變成火藥庫,各方在此炫耀軍事力量。例如英國的航艦打擊羣參與印太多國武力展示,還通過南海。「雙方都不願發生武裝對抗;但每個人都擔心表現出軟弱或缺乏決心,會讓對方誤判。這形成安全螺旋,並造成臺海無法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