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省級國王派大賽 臺灣師傅靠這奪冠

法國省級國王派大賽冠軍艾力克徐與妻子 來自臺灣的麪包師傅艾力克徐(左)在妻子MaggieWu(右)支持下,在剛揭曉的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首屆國王派大賽中奪冠。他笑着告訴中央社,開賣後客戶聞訊蜂擁而至,這幾天做派都做到沒時間睡覺了。(圖/中央社)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舉辦首屆國王派大賽,來自臺灣的「艾力克徐」結合法國和亞洲技巧,打敗當地勁敵奪冠。他告訴中央社,在兩個文化中穿梭是他的優勢,也很欣賞法國師傅對作品的堅持。

法國濱海阿爾卑斯省(Alpes-Maritimes)今年舉辦首屆最佳國王派(galette des Rois)大賽,12月初結果公佈,首座冠軍由來自臺灣的「艾力克徐」(Eric Hsu)奪下,被當地媒體譽爲「國王派之王」。

擁有法國高級烘焙師執照的艾力克徐來自苗栗頭份,他27日接受中央社電訪,談及人生歷程與獲獎心法。

1998年,16歲的他赴法探訪當時已在巴黎開面包店的哥哥-知名麪包師徐國斌,隨後決定留下,跟着大哥學做麪包,2年後開始輾轉在不同的麪包店工作提升技能。2008年,他前往地中海港口土倫(Toulon)附近定居發展,之後也開起了麪包店。

2014年,艾力克徐暌違16年再次踏上臺灣土地,一待將近8年,過程中在臺北開了4家麪包店,同時出版3本烘焙專書並投入教學、顧問,相當活躍。

大約2年前,因大環境與步調適應,艾力克徐再次回到較爲習慣的法國,「在亞洲大家都感覺很匆忙」,他笑着說。半年後,艾力克徐又擁有了自己的麪包店Emotion bakery。

艾力克徐告訴中央社,這次看到舉辦國王派的比賽,就抓住機會參加,「也把一些在亞洲學到的技術運用在國王派上」,沒想到一舉奪冠。

他指出,亞洲製作國王派時,會把表面壓得漂亮平整,加上精緻刻花;但國王派在法國是非常家常的甜點,沒有特別講究外觀的習慣,「對裁判而言這是一種特色」。

法國人最注重還是味道與內餡,對此艾力克徐也堅持保持傳統,「食材講究,包括使用原產地保護認證標籤(AOP)的奶油,也不用香草精,而是馬達加斯加波本香草莢」。

艾力克徐開心表示:「頒獎時我本來不認爲會贏,沒想到我一個華人拿下冠軍,一開始有點不好意思,因爲國王派是很法國人的東西;但另一方面也覺得很光榮,滿有面子的。」

消息一出,鎮民覺得與有榮焉。「鎮長也傳訊息邀請我出席年初晚宴。雖然一定還是會有人質疑外國人做法國麪包,但仍有很多人大老遠前來送上祝賀,畢竟這個獎也不是自封的,而是法國評審給的」。

國王派是法國人在每年1月6日天主教主顯節(Épiphanie)前後食用的派餅,由千層酥加上杏仁奶油內餡烤制而成,其歷史可追溯至古羅馬時代的農神節,如今爲必吃的季節限定甜點。

得獎的國王派在耶誕節後剛開賣就已大排長龍,「我昨天做派做到凌晨4點,做不完,但真的滿開心的。對我而言,這真的是很有意義的肯定」。之後他將代表該省參加大區比賽,若晉級將能出征全國賽,「我還是滿有信心的」。

臺灣師傅近年在國際麪包大賽中表現出色,艾力克徐指出,臺灣烘焙技術確實發展非常好,「非常專精、認真,大家都想把每件事做到最好」。但臺灣的大環境讓他有所保留。「好食材成本高,但售價很難賺得了錢,這也是亞洲做生意很累的地方」。

如今仍經常回亞洲教學的艾力克徐分析,臺灣麪包品質真的不錯,但要生存相對困難,「臺灣常講CP值,亞洲經商都很順從客人,搞到最後放棄堅持,做的東西也不是自己喜歡的了。但在法國,你若不喜歡我的麪包,歡迎去其他家買,他們東西有個性和堅持」。

外國人在法國開道地面包店挑戰非常高,在傳統手藝得到認可後,他開始發揮創意,商品融入亞洲元素,包括茶口味的戚風蛋糕卷、生吐司、菠蘿麪包、鹽可頌等。

10年長壽電視節目「法國最佳烘焙店」日前到艾力克徐的店裡拍攝,給予戚風蛋糕卷高評價,節目播出後面包店預計又將多一個明星商品。

艾力克徐定居法國20多年,法國對他的習慣、品味與烘焙技術影響深遠,「但我還是流着臺灣人的血,亞洲人的認真拚命與看事情的態度還是讓我與法國師傅有些不同。我在兩個文化中穿梭,也汲取兩個文化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