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債券應多元化配置
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關稅戰引爆債券市場劇烈震盪,在投資人爭相拋售債券的壓力下,美國公債殖利率急速飆升。法人指出,這波殖利率上揚並非基本面變動所致,反映更多是技術性因素,例如追加保證金機制引發的非理性賣壓,提醒投資人應審慎檢視長債部位,調整至短天期債券,並強化投資組合的多元化配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儘管近期殖利率攀升,但並未充分反映通膨預期、債務風險或全球金融環境的重大變化。若未來包括外國央行在內的買家減緩對美債的需求,可能對美元和債市同時帶來壓力。目前美元僅出現輕微走軟,並未顯示大規模資金撤離,因此推測近期債市下跌主因是技術性拋售與保證金壓力所致。
M&G入息基金團隊分析,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雖一度凸顯美債的避險功能,但隨後利率迅速反彈,引發市場對美債是否仍具分散風險效果的疑慮。債市目前的波動主要受三大非基本面因素驅動,一是非理性價格波動,美債利率急升,違背其避險資產的本質;二是情緒性拋售,市場恐慌與媒體渲染交織,加劇了拋售壓力;三是估值與基本面背離,儘管實質利率上升,但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將壓抑通膨與經濟成長,與利率走勢不符。目前多數成熟市場政府債券已出現不理性拋售,使評價相對誘人,具有潛在資本利得機會,建議可伺機佈局,掌握價值回升契機。
聯博投信認爲,近期股債齊跌反映市場對通膨回升及政策不確定性的雙重擔憂,但目前債市仍具流動性,尚未觀察到機構法人大規模拋售現象,僅爲原有部位的調節。聯博認爲,儘管市場面臨利率波動與通膨壓力交錯,但美債仍具避險特性,建議投資人採取多元配置策略。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固定收益團隊投資長桑娜 德賽強調,投資策略應採取中性利率曝險與精選信用債的分散策略,因應潛在的長債殖利率反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