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事務官擔任主委 NCC卸任委員王維菁:易變成服務政界及業者
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卸任委員王維菁(中)、林麗雲(左)今日出席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24媒觀會客室」活動,聊起自己任職委員期間的心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卸任委員王維菁、林麗雲今日出席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24媒觀會客室」活動,聊起自己任職委員期間的心聲,王維菁說,這四年任職期間,「就好像小說魔戒,看到許多對權力施展與追求的樣貌。」她也再度提到,反對事務官出身的人擔任主委,以免NCC受業界、政治力影響,她希望NCC能保有獨立、公正原則。
王維菁表示,政治權力場域是一個很特別的環境,過去,人們比較少從微觀的、「權力對人性的影響及扭曲」等方面去思考民主政治,她觀察,「政治場域有着因權力而扭曲的人,我們平常看不到他們這一面。」這也是爲什麼需要獨立自主的公民社會來監督制衡。
「但臺灣現在的公民社會很令人擔心,是否有被國族主義或國家安全主義過度收編或控制的狀況,這也是我們要自我反省的。」王維菁說,臺灣現在的政治社會、公共論述空間浮現幫派化趨勢,「公共事務場域裡,現在不論人、事或說的話,很多隻是在表達、捍衛政治立場,而不是在捍衛是非,導致中立公正的言論空間不斷縮減。」
獨立機關和公民社會一樣,希望實事求是,不希望被政治收編,也不希望過度被政治立場或國族意識形態綁架,要保有獨立性、自主性與中立性,以監督權力者與不當作爲,維護民主,也迴應社會不同的多元價值。
王維菁說,自己與林麗雲在擔任NCC委員時,努力做到專業和公正,「到底做得好不好,留待社會公評,但該說什麼我們就說什麼,也都把公共利益與人民福祉會當作最主要的判斷標準,不是政黨立場、政黨利益或媒體大亨的利益。」
然而,他們兩位的立場在委員會中是絕對少數,「所以,我們常常和委員會有立場衝突,永遠的2:5。當然我們也沒有食古不化,也瞭解很多決策是要在公共利益、專業理念以及產業或業者利益間尋求平衡,不是說讓業者有利益就是不好,最希望是可以達到共贏,但仍舊不應該去犧牲公共利益和民衆權益。」
NCC委員會組成多元,有些委員來自學界,也有些委員出身事務官。
對於NCC委員的各式背景,王維菁表示,「我個人認爲學者擔任NCC委員的優點,是與政治界、財團、業者比較沒那麼熟悉,比較不容易被影響,也比較在乎原則跟理念。但壞處是對產業不夠熟悉,用學者的眼光看產業也可能狹隘不務實,所以要縮小自我,認真去聽業者的聲音,委員要有能力收集不同的聲音,愈多愈好,然後自己要有能力做判斷。」而由事務官出任的委員,好處是業務熟悉,「但壞處是他們跟政界、業界已經太熟悉,要維持獨立性可能就像要川普不要罵人一樣困難。」
王維菁認爲,從事務官出身的NCC委員,最常就是1位,儘量不超過2位,「這也是爲了維護NCC不被業界與政治力控制,保有獨立性的重要原則。這同樣也是爲什麼必須反對事務官出身的人擔任主委,因爲他們很容易就會變成服務政治界以及服務部分業者的主委,NCC自此不用想要有獨立性與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