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春運繪就團圓新景象
新華社記者何磊靜
春運大幕拉開,返鄉人羣浩浩蕩蕩涌入車站。年過六旬的王春喜和老伴卻在“逆行”:經過近21個小時的車程,他們從老家吉林長春抵達江蘇蘇州,拎着裝滿紅腸、木耳等年貨的大包小包,準備在女兒工作的城市過個別樣春節……
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到“我來到你的城市”,“反向春運”正在90億人次的跨區域流動中掀起新風潮。
有通信運營商數據分析指出,2024年春運,60週歲及以上人羣出行量同比增長近30%,更多老人選擇前往子女工作地團聚,他們來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則多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今年春運整體客流穩中有增,反向客流量將進一步上升。
“反向春運”興起,得益於老人“走得動”、更易走。以往年輕人過年回鄉,不僅因爲故鄉情結,也因爲許多老人行動不便、經濟條件有限。如今,隨着醫療條件改善、城鄉發展差距縮小,農村與中小城市老人的生活水平已顯著提升。
綜合成本更低,是另一大動因。許多上班族返鄉時間成本較高,而“反向春運”線路往往票源豐富、票價較低。同程旅行發佈的《2025春運旅行趨勢報告》指出,不少消費者利用春運期間“潮汐”客流特徵反向旅行過節,最高可節省50%至70%的機票費用。
“反向春運”並不意味着解構中華傳統文化,而是傳統不斷演變發展的體現;“反向”團聚並未改變孝敬、親情等美好情愫。這一現象背後,也意味着父母、子女對如何過年漸漸形成了新的共識。一些青年回鄉過年時有“陌生感”“形式感”“孤獨感”,匆匆待兩天就離開;父母到城市能獲得更長團聚時間,也能感受城市文化與氛圍,一種家庭生活新共識逐漸默契形成。
隨着城鎮化不斷推進,“鄉下人”與“城裡人”界限愈發模糊,“反向春運”有助於城鄉文化更好融合。客觀上,“反向春運”能減少運輸壓力、增加上座率,有助於均衡配置運力,實現效益增長。
然而,“反向春運”也難免讓人心生隱憂:年邁父母適應能力有限,在城市是否會面臨溝通障礙與“數字鴻溝”?老人又能否有更好的過年體驗?
交通運輸部門可以爲“反向春運”人羣提供更細緻的解疑答惑、交通指引、人工檢票等適老化服務。城市要相應增加對老幼羣體的服務投入,如地鐵、車站增加志願者協助提行李、購票;景區增設無障礙通道;消費場景中推出老年支付專用通道等;通過種種細節,讓老人感受城市溫度。
春節期間,大城市可打造豐富多元、更具包容性的文化活動。如在商場增設傳統市集展區,讓老人和年輕人共同感受“年味”;推出適合全家參與的城市徒步活動;利用線上直播技術,將年俗活動推廣至更多家庭,讓城市過年成爲家庭的共同記憶。
城市在爲“反向春運”人羣提供同等市民待遇及周到公共服務之外,也應加強市場監管,合理控制商品和服務價格,避免節日期間價格過度上漲“寒”了人心。
此外,部分文旅景點不妨在春節期間對新市民及其家屬免費或優惠開放,社區也可多組織開展豐富的聯歡活動,讓老人等羣體更有歸屬感和認同感。一些地方也可主動打造“反向春運友好型城市”形象,進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
雖然春運方向在變,團圓形式在變,但“反向春運”熱潮下,代際之間溫情互融,城鄉文化彼此滲透,春節作爲“團圓節”傳遞的情感共識始終如一: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