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芒果乾 軍審立場大轉彎
(圖/本報系資料照)
大陸《反分裂國家法》14日屆滿20週年,賴總統13日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宣佈當前面對的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並提出17項因應策略,最受關注的是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重啓軍審等於否定11年來的軍法改革,打臉昔日力爭取消軍審的前總統蔡英文及國防部長顧立雄。
賴政府近日透過媒體大肆渲染陸配「亞亞在臺灣」事件,將其言論炒作爲「鼓吹武統」,並強調軍人遭中共滲透的危機,營造出「中共無時無刻滲透臺灣、匪諜就在你身邊」的氛圍,使民衆產生恐懼感,賴總統進而在國安會議中提出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及17項因應策略,其中恢復軍事審判制度,等同走回頭路,引起不少爭論。
回顧2013年7月爆發的「洪仲丘事件」,洪仲丘在退伍前夕遭部隊不當管教致死,引爆全臺怒火。時任總統馬英九遭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撻伐是「冷血無能」、馬政府「掩蓋真相」,並指控軍方體制腐敗、草率偵辦,顧立雄當時更挺身擔任洪案義務辯護律師,數十萬人響應上街抗議。
當時最經典的畫面就是蔡英文頭綁「國防布」的布條,一件單純的部隊管教不當事件被導向爲「蓄意謀殺」,最後促成《軍事審判法》修法,將非戰時軍事案件交由一般司法審理。洪案不只照亮蔡英文執政之路、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也順利當選立委。
賴總統一宣佈將恢復軍審制度,洪慈庸迅速在臉書貼文,指稱《軍審法》當年的修法是爲了終止威權時期軍審留下的遺毒,呼籲賴總統此次配套務必要做足。
洪慈庸如此貼心迴應,當年聲嘶力竭聲援洪案的數十萬羣衆豈非都成了一羣笨蛋?而國防部也立即跟進公佈5項修法規畫,強調重開機的軍事審判制度一定符合公平審判原則,只是顧立雄部長昔日不是強力主張絕對不容軍法復辟嗎?
很明顯,賴總統13日的記者會就是想放大絕「芒果乾」效應,一步步往兩岸緊縮的方向邁進,而這正是民進黨發動大罷免的主要論述,要罷掉那些「中共同路人」的藍委,甚至不惜恢復軍審。賴總統宣佈的17項策略都是要緊縮兩岸交流,包括對宗教團體赴陸的管制及抹紅藝人的兩岸認同等。
至於有違憲之虞的作法,包括要求公務員切結未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領用中國大陸護照、身分證、定居證或居住證」,與取消陸配亞亞依親居留權,目的都是無限上綱抗中保臺策略,爲大罷免鋪排造勢。
賴總統以「反滲透」爲名,試圖讓軍審迴歸,其實欠社會一個道歉。因爲當時要求廢止軍審的是民進黨,現在要恢復的也是民進黨,這是對司法獨立的威脅,還是對民主價值的踐踏?(作者爲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