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AI公然說謊”亟待平臺盡更多責

自2025年1月1日起,寧波市將免費乘坐公交車的年齡從70週歲降低至65週歲……”如果你通過AI諮詢“多大年紀的老年人在寧波可以免費乘坐公交”相關問題,可能會獲得這樣的回答。然而,這個看上去有鼻子有眼的回答,卻是一條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近年來,生成式AI迅速進入我們的生活 通過簡單提問,就 ——能快速生成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和虛擬場景,已廣泛應用於多個方面。與此同時,涉及AI造假、造謠的現象也日益增多,例如AI假冒名人帶貨事件已發生多起,AI生成的假消息同樣不少,對公衆造成誤導,擾亂了社會秩序。

詢問同樣一個問題,爲何不同AI軟件給出不同答案,有的爲何公然說謊?有AI軟件客服表示,目前這類軟件存在較多侷限性,生成內容可能不準確,正在持續優化相關模型體驗。筆者以爲,這應該與某些AI軟件大模型在採集數據時“鬍子眉毛一把抓”、沒有側重權威渠道有關。

而且某些AI軟件生成的內容除不實外,還存在語句不通、錯別字較多等常識性弊病,反映出這些AI軟件目前尚不成熟。對此,我們既要以包容心態來看待,鼓勵其不斷髮展、走向成熟,同時也有必要提醒相關平臺以負責任態度完善技術手段,儘可能減少或避免“AI公然說謊”等問題。

從現實情況看,防範“AI公然說謊”等問題,需要平臺在對AI軟件生成的內容進行顯著標識外,同時提醒用戶通過權威渠道去核實信息。應根據不同情況完善AI大模型,並明確其數據採集源頭,比如涉及公共服務的數據就應依託權威渠道採集、使用。

作者:馮海寧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