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至少還有兩輪暴漲?馮侖:不太可能
1
問:
馮叔,最近你的朋友劉德科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說,中國房價至少還有兩輪暴漲。他闡述了六個原因,比如高品質住房人均面積仍短缺、城鎮化建設高峰期並未結束、土地財政中短期內沒法取代、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樞紐行業,等等。您認同他的觀點嗎?房價還有機會暴漲嗎?
馮叔:
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我認爲,房價至少還有兩輪暴漲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出現的。
我們曾經對全球房地產,特別是住宅領域的發展,做了一項長期研究。
從1998年開始,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近25年的發展。在這段時間內,全球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普遍發展規律: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城鎮化率超過60%,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米,大城市特別是二線以上城市的人口增量實際上接近於零以後,住宅的增長就結束了。
也就是說,房價的走勢取決於人均收入、城鎮化率、人均住宅面積、人口增量等多種長期因素。另外,金融市場的波動、利率變化以及稅收政策等短期因素也可能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導致價格波動和影響投資者信心。
綜合我們現在國內的發展和全球住宅市場的發展規律來看,這些因素出現以後,住宅市場就會進入到減速、減價、減量的階段。也就是增長的量還有,但是要減量,另外價格也會穩中有降。
那麼減速、減價、減量意味着什麼呢?
從市場規模上看,未來住宅領域的常態應該是在8萬到10萬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在這個市場規模裡,有一半是二手房,一半是新房。在這種情況下,新房每年的增量有四五萬億,這也是未來5-10年的常態發展。但是中國人口每年的增量在逐漸減少,人口的增量幅度也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整體上進入了一個叫做結構調整和低增長階段。
所以,我認爲住宅價格的暴漲是不可能出現的。統計口徑不管是30座城市,50座城市,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未來房價大體上都是穩中有降。
2
問:
前段時間,碧桂園突然發佈公告稱,公司現金狀況承壓,將啓動境外債務重組。隨後,公司又發公告稱,公司預期無法如期履行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希望通過尋求整體方案來解決目前面臨的困難,集團保持持續經營纔可以最大程度恢復各方價值。公告一出,市場開始擔心,碧桂園是否會成爲下一個恆大?
馮叔:
我們回顧去年的情況,發現排在前100位的住宅開發公司中,大約有一半已經經歷了類似的困境。這種爆雷情況在市場預期中並不算意外,但對於公司內部來說,卻帶來了巨大的艱辛和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公司創辦人親自前往現場,同時也出售個人資產來幫助公司償還債務。此外,爲確保交付房屋,公司還採取了各種重要措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不過,對於爆雷這件事,我個人認爲可以分爲兩種情況。一種是健康的,另一種是不健康的。健康的爆雷可以比喻成臉上冒痘,就像近期熬夜或者吃了較多刺激性食物導致痘痘增多一樣。這並不表示身體有多大的問題,實際上,這是身體健康的一種反應,表明身體狀態良好。
在房地產行業,尤其是住宅行業發展過程中,爆雷是一種階段性的現象,全世界範圍內都曾經經歷過這種情況,包括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都曾出現過這種爆雷不能交房的情況。所以,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們對爆雷這件事不要太恐懼。
在住宅行業的高速發展歷史過程當中,市場幾乎都出現過一次爆雷,隨後市場就進入了減速、減價和減量的階段,最終趨向穩定。比如說,如果我們的新房市場降至五萬億,再加上二手房市場,總計10萬億。市場規模縮減了一半,這意味着,一半企業爆雷,另一半企業就來做這剩下的市場。
最近,我一直覺得在企業爆雷這個過程中,住宅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第一,所有住宅開發公司都更加註重財務風險控制,包括現金流的管理、債務槓桿和負債情況的管理,另外公司服務也都在改善。從董事長、CEO,到實際控制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這一點。這是一件好事,因爲當外部出現問題時,公司能夠更加謹慎地應對風險,就像外面在打雷,我們躲在家裡一樣,這是一種本能反應,也是明智之舉。
第二,那些沒有爆雷的企業現在擁有更多的機會。爲什麼這麼說呢?假設市場原本有100個饅頭,大約有120個人在搶着吃,現在爆雷後,死了100個人,而饅頭數量也從100個減少到50個。因此,剩下的20個人吃這50個饅頭,這意味着每個人能享受更多的資源。這種現象被稱爲市場結構調整,對於那些倖存下來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他們能夠更從容地經營產品,關鍵是他們要藉助科技創新來提升產品質量和改進服務。
這些積極的變化都是在市場爆雷後纔出現的,我稱之爲健康的爆雷。爆雷後,市場結構調整,住宅企業會更加重視風險管理和控制,這屬於健康的爆雷。現在,至少目前來看,一些經歷過爆雷的企業大部分屬於這個過程。
所以,關於爆雷這件事,我認爲首要的是區分健康的爆雷和不健康的爆雷。不健康的爆雷通常是出於惡意目的,採用高槓杆負債,個人或少數人謀取私利,甚至涉及違規甚至違法行爲,這種行爲類似龐氏騙局,最終導致爆雷。對於不健康的爆雷,應交由司法部門、紀檢部門和監管機構來處理。
然而,我更加樂觀地看待大多數爆雷,認爲它們更符合健康的爆雷模式。日本、韓國、美國,以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都曾經經歷過房地產市場的爆雷。房地產市場就像股票市場一樣,不經歷一次爆雷是不可能的。
在早期,90年代,股票市場的崩潰也曾引發騷動,但今天,即便許多投資者虧損,也沒有人要去跳樓。因爲現在大家都知道,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是一個過程。所以對於目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一些爆雷情況,我認爲也應該以這種態度來看待。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