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抓“大”也要管“小”
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入汛以來,我國暴雨洪水頻發重發,防汛難度大、任務重。其中一個明顯特點是中小河流超警數量多、洪水漲勢猛,超過1100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遠高於常年。這警示我們,下好防汛“一盤棋”,除了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也要找準薄弱環節,補上中小河流防汛預警等短板,千方百計杜絕風險隱患。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堅持系統觀念,準確把握流域河系特點及洪水特徵”“切實提升整體防洪能力”。緊盯薄弱環節,強化中小河流治理,是增強洪澇災害防禦的重要一環。
這些年,我國加快構築流域防洪工程、雨水情監測預報以及洪澇災害防禦工作三大體系,洪水防禦網越織越密,應對洪災的底氣更加充足。但在量大面廣的中小河流、水庫中,僅是承擔防洪治理任務的中小河流就有6800多條,其中相當一部分河流的防洪標準偏低,監測預警能力不足,還有不少病險水庫,一旦出現強降雨就可能引發險情。
防汛抗洪決不能“抓大放小”。在確保大工程、大水庫發揮防洪“王牌”作用的同時,有必要進一步強化小河流、小水庫治理,抓“大”管“小”,把防汛責任壓實到每個環節。
抓“大”,就是在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上,打好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三張牌”。在防洪咽喉位置,加快實施一批控制性水庫工程;確保七大江河重要堤防儘快全部達標;提升蓄滯洪區調度能力,保證關鍵時刻“分得進、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
管“小”,就是加強對中小河流的治理與水文監測預警,提升超標洪水防禦能力。要把田間地頭的小溝小渠疏通好,把堤壩的防洪標準提上去。對於不少防汛意識偏弱的小城鎮尤其是農村地區,要加大防守巡查力度,提高應急響應速度,打通防災減災最後一公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原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