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別做迷航的漁夫
周 信拉丁諺語有言:“依星辰航行,而非隨波逐流。”然而,菲律賓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它的外交政策像一艘失去方向的船,毫無底線地迎合域外大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菲律賓不僅在南海問題上反覆無常,甚至引入“堤豐”中導系統,還拋出赤裸裸的“交易說”,妄稱只要中國退出南海島礁就撤走“堤豐”。菲律賓本屆政府的外交政策一直充滿了投機性。上任之初,菲方領導人訪華時,曾表示願同中國保持對話、延續友好、加強信任,願通過對話協商管控海上分歧。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馬科斯表示,南海的未來不由外部勢力決定,反對外部勢力插手干預中菲關係。言猶在耳,菲方就開始炒作中菲涉海爭議,並一再侵權挑釁,以小鬧大,還不斷拉域外勢力介入,企圖把南海變成大國角力場。菲方明確承諾不會在大國間選邊站隊、無意引發地區局勢緊張。但話音剛落,菲方又出爾反爾,迫不及待地納“投名狀”,向美國新增開放面向南海和臺海的軍事基地。進而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把地緣對抗和軍備競賽風險引入域內,把本國安全、人民福祉與地區和平穩定當作交易籌碼、置於危險境地,菲方的舉動是典型的引狼入室、爲虎作倀。近期,美軍將“堤豐”轉運至距黃巖島僅270千米的蘇比克國際機場。下一步,美菲將開展多場年度聯演,“堤豐”將以參演名義滯留,形成事實上的無限期部署。美國先是通過隱蔽運抵,利用媒體曝光,形成既成事實。再通過讓菲律賓對外發聲,逐步釋放“堤豐”將長期滯留在菲律賓的信息,並將矛盾焦點轉移到中菲南海爭端上,以達到掩蓋美陸基中程火力系統前推部署的真實意圖。明眼人會發現,在“堤豐”這盤棋上,菲律賓只是一枚棋子。即便菲律賓出資購買,“堤豐”操控權、使用權大概率仍在美軍手中,最終不過是“爲他人做嫁衣”。菲律賓有識之士清醒看到引入“堤豐”的危害性。菲律賓前政要公開批評菲政府外交政策“短視且危險”,警告“菲律賓不應成爲大國博弈的棋子”。菲律賓一些政要直言菲當前外交政策“背離了國家利益”,將菲律賓引向“危險歧路”。也有菲律賓參議員擔憂地表示,(“堤豐”)導彈的發射按鈕不在菲律賓掌控中,“外國人能夠決定什麼時候把菲律賓變成一個戰場”。菲律賓新時代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小卡洛斯·塔本達指出,菲律賓外交政策應該遵循東盟方式,而不是美國方式。對菲律賓政府追隨美國“印太戰略”、罔顧地區和平與發展利益,地區國家有不同看法。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表示,真正的安全要通過與鄰國和睦相處來實現,“合作是通往繁榮與和諧的唯一道路”。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指出,南海問題應在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解決,域外勢力不應插手,那樣只會使南海局勢複雜化。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金平表示,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尋求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支持,但這些國家並不希望和平解決南海問題,而是企圖把問題搞得更糟。印尼大學戰略與全球研究學院國際關係專家穆罕默德·西亞羅尼·羅菲表示,菲律賓同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活動破壞了東盟地區安全局勢,加劇了地區緊張。菲方外交政策已引發本國民衆強烈憂慮。一些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士紛紛指出,菲律賓需要的是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而不是無休止的對抗;大多數菲律賓人希望與中國和平相處,發展經濟纔是其最關心的事。從更高的維度來看,菲律賓顯然低估了國際政治“叢林法則”的複雜和殘酷。美國作爲烏克蘭的“堅定盟友”,轉頭就和俄羅斯展開交易,猝不及防之下,烏克蘭和歐洲從餐桌旁的“食客”變成了菜單上的“魚肉”。菲律賓會不會成爲美國的下一盤菜?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清楚的是,獨立自主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最佳方式。菲律賓犧牲國家長遠利益,充當域外大國馬前卒,甚至借對中國“示強”換取域外大國的投入,是徹底打錯了算盤,最終只會引火燒身。前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艦艇編隊過航巴西蘭海峽,解放軍和海警春節期間在黃巖島巡邏,這都清晰有力地表明,中方絕不會坐視自身安全利益受到危害或威脅,有堅定的信心、強大的實力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菲律賓政府應認真傾聽國內外理性聲音,正視中國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重新審視其外交政策,停止在南海問題上言而無信、在“堤豐”問題上背信棄義,迴歸理性務實軌道,作出有利於菲律賓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選擇。(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