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裡的春節│江蘇南京:一頓年夜飯,味濃年更濃

(原標題:非遺裡的春節│江蘇南京:一頓年夜飯,味濃年更濃)

什錦菜、鹽水鴨,切個香肚蒸上籠。臨近除夕,年夜飯成爲熱詞。在南京,有人提前採買年菜年貨,安排好菜單準備“大幹一場”;有人提前定好飯莊,與家人一起品美食、慶佳節;還有“00後”等年輕一代“掌廚”,帶着自創新菜亮相飯桌。隨着春節申遺成功後即將到來的首個農曆新年,記者連日來走訪南京各區發現,作爲春節特色民俗的年夜飯,在傳承傳統味道的同時也創新形式,“吃”出“舌尖上”的年味。

十樣蔬繪一道菜,慢功夫裡“藏”年味

兩根胡蘿蔔、三節藕、一大包黃豆芽、一斤菠菜……1月24日一大早,市民蘇曉娟來到家附近的農貿市場,口中唸叨着蔬菜名,一邊麻利地撿好菜遞給攤主稱重打包。“喲,這是要做什錦菜啦!”相熟的攤主打趣。“可不,做個什錦菜過年吃哩!”蘇曉娟笑着回道。

提到南京年夜飯,以十種或十種以上蔬菜繪製的什錦菜是響噹噹的“頭牌”。南京人吃什錦菜歷史源遠流長。清代潘宗鼎在《金陵歲時記》中寫道:“除夕人家,以醬姜瓜、胡蘿蔔、金針菜、木耳、冬筍、白芹、醬油幹、百頁、麪筋十色,細切成絲,以油炒之,謂之十景。”

在蘇曉娟記憶裡,每逢年關,家裡長輩就會做什錦菜。在南京,傳統什錦菜的做法是炒而不是煮,且因各種蔬菜炒制時間不同,需要一樣一樣放進鍋裡炒。

蘇曉娟打下手,丈夫韓順“掌勺”。新鮮蔬菜摘好、洗淨、切絲,在碗裡、盆裡盛放好,檯面上霎時擠得滿滿當當。熱油、下鍋、翻炒、下料、盛出,每樣菜炒到口感爽口清脆,最後放到一個大盆中,加入香油。只見韓順兩手持筷子插入盆中,用力夾起蔬菜快速翻動,剛出鍋的熱氣裹挾着蔬菜的清香、芝麻的油香,整道菜色香味俱全。

“雖然做起來麻煩,但過年不吃什錦菜,感覺沒年味。”蘇曉娟笑着說,小時候看長輩做,現在是自己做,今年,女兒一家三口從外地回南京過年,她跟丈夫提前做好了什錦菜,速凍起來等待除夕年夜飯上桌,“女兒老早就說,饞這口南京味了!”

蒸香腸斬鴨子,南京年菜銷量俏

“給我拿10個香肚,要黑豬肉的,再拿8節香腸。”1月22日,臨近中午,記者來到位於升州路的臘梅食品門店,一股醃製食品特有的香氣撲鼻而來,入口處貨架上成串的香肚彷彿“瀑布”,香腸、鹹肉堆成小山,不時有人進店選購。

年夜飯上,香腸臘肉等“臘貨”是必不可少的菜餚。紅色五瓣梅內勾勒出白色梅枝,是大部分老南京都不陌生的品牌——主營臘製品的臘梅食品。自1952年創立至今,臘梅已經陪南京人走過了70餘年的歲月,入選江蘇“老字號”名單。

春節前夕,臘梅食品迎來銷量高峰。“每天兩輛依維柯運貨,幾乎都能賣光。”臘梅食品升州路店長李書玲告訴記者,12月起,門店就進入“忙年”模式,零售、團購的訂單如雪花般飛來,十分鐘不看手機,李書玲的微信上就會留下一長串未讀消息,都是來下單或是諮詢的食客,“現在我們上下班不看時間,看人流量就行。”

愛食鴨的南京人,過年也離不開“斬個鴨子”。1月24日上午10時,建鄴區文體西路的陳家鴨子店排起長隊。“鹽水鴨好吃,皮白肉嫩的。”市民劉昊剛剛趕來,斬了四分之一個後脯當午飯,還預定了4只鴨子準備送人。

記者現場看到,陳家鴨子店老闆一邊登記訂貨信息,一邊來回切換兩三部手機回消息。從元旦起,門店開始預定年貨鴨子,不少顧客線上下單,門店快遞發走。老闆告訴記者,“最近從早忙到晚,手機消息響個不停,平時一天發走兩三百箱鴨子,春節前一天能賣上千只,忙得喝水都沒時間。”

吃“午”飯創“新”菜,“舌尖上”過新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年夜飯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個家庭團聚的象徵,寄託了團圓、幸福、美好等寓意。記者走訪發現,如今,年夜飯的“吃”法也有了更多新變化。

吃“夜”飯,也吃“午”飯。在玄武湖畔的金陵之星大酒店,臨近除夕,酒店包廂年夜飯基本已訂滿。“截至目前一共訂出44桌,其中9桌都是午飯。”酒店餐飲部經理王明告訴記者,來訂年“午”飯的顧客,有的是考慮到中午吃大餐更加健康養生,也有人考慮到夫妻倆異地過年習俗,中午與南京親朋團聚後,下午回老家繼續“團圓”。

在各個社交平臺上,“00後”等年輕一代“掌勺”年夜飯也熱度不斷,相關話題播放量超千萬次。黃瓜拍扁切塊,加入四袋“魔芋爽”、一袋即時金針菇、煮好的蟹肉棒,這是一名博主上傳的“‘00後’版年夜飯”教程。也有博主曬出年夜飯採購攻略,菜品均買自山姆、盒馬等超市,例如鮑魚豬蹄煲、酸菜黑魚片、繡球菇蒸羔羊等,“不到400塊搞定8人年夜飯,廚房‘小白’也能當‘大廚’。”

去年12月底,“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年夜飯,正是春節特色民俗之一。

如何讓這一“舌尖上”的年味更濃?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會長於學榮表示,一方面,南京餐飲企業推出了許多具有金陵特色的年夜飯菜品,如什錦菜、鹽水鴨、香肚、春捲、蛋餃、年糕等,更有“六合頭道菜”等地域美食走上年夜飯餐桌,提升品牌影響力。同時,以春節申遺爲契機,也鼓勵更多餐飲企業不斷傳承創新,以年夜飯展現南京特色民俗,推動南京美食“走出去”,讓更多人感受到南京文化魅力。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鄧露潔 衛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