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奮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權威發佈】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6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治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水利部堅定不移深化水利改革,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新時代新徵程,水利部將奮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水利部副部長陳敏表示。

加快推進國家水網建設

黨中央作出加快構建國家水網重大戰略部署以來,水利部錨定“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建設目標,加快推進國家水網建設。

水利部總規劃師吳文慶透露,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快完善。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突破729億立方米,成爲沿線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達1.76億人。同時,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開工建設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深化西線工程和東線後續工程前期工作。

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加快建設。2022年以來,引江濟淮、引漢濟渭、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等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建成通水,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吉林水網骨幹工程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此外,黑龍江林海、重慶向陽、雲南桃源等26項大型水網調蓄結點工程開工。

“省、市、縣級水網規劃建設統籌推進。目前,全部省級水網建設規劃都已批覆實施,72%的市級、40%的縣級水網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水利部啓動省、市、縣水網先導區建設,推動各層級水網協同融合,構建數字孿生水網,加快形成城鄉一體、互聯互通的國家水網體系,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吳文慶說。

牢牢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

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水旱災害的不確定性、突發性增強。在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上,陳敏表示,水利部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

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方面,積極推進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建設,大規模開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山洪災害防治。十年來,新增庫容1632億立方米,新增5級以上堤防約6萬公里。

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方面,加快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實現延長洪水預見期和提高預報精準度相統一。

防禦工作體系方面,貫通雨情汛情險情災害“四情”防禦,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依法嚴格落實防汛抗旱責任,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滾動更新各類防禦預案方案,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有效應對多次大洪水和嚴重乾旱。

“今年,珠江流域的北江特大洪水量級大、發生早,通過水情有效預測預報和防洪工程科學調度,極大緩解了北江嚴峻防洪形勢,確保了粵港澳大灣區重點保護對象防洪安全。”陳敏表示,水利部將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加快構建安全可靠的水旱災害防禦體系,牢牢守住水旱災害防禦底線。

推動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我國全面推行河湖長制7年來,省市縣鄉村共設立5級河湖長120餘萬名,越來越多的河湖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景美起來。

“我們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制度優勢,清理整治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四亂’突出問題24萬多個,拆除違建1.46億平方米,清理垃圾9800餘萬噸,打擊非法採砂船1.8萬餘艘。此外,還開展了一系列河湖保護專項行動。”陳敏表示,在打造幸福河湖方面,水利部累計完成9800多個河湖健康評價,會同財政部支持地方62個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帶動各地打造幸福河湖3200多條。

同時,水利部大力推動河湖生態環境復甦,江河湖泊面貌得到很大改善。“我們深入開展母親河復甦行動。全國層面選擇88條(個)母親河(湖)開展修復工作,通過‘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的方式進行保護修復。現在已有56條河流實現了一次或多次全線貫通,其他河流復甦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9個湖泊的生態水位保障率達100%或完成生態補水目標。”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於琪洋說。

生態流量是衡量河湖生態用水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標。水利部全面加強生態流量管理,全國跨省重要江河生態流量保障體系全面建立。於琪洋表示,水利部將繼續加大河湖保護修復力度,紮實推進母親河復甦行動,加強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強化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統一調度,持續實施河湖生態補水,推動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19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