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搶退役動力電池

瘋搶退役動力電池圖╱中新社

大陸電池回收企業年度註冊量變化

大陸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成長,讓動力電池變得炙手可熱,看中其潛在的商機,連已退役的動力電池也被瘋搶。

陸媒報導,退役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成爲大陸業者爭搶的對象,這點從價格變化就可直接反映出來。從2021年上半年至今,單個電池回收價格普遍從人民幣(下同)2萬多元漲至3萬多元,漲幅將近50%。這背後是鋰電池材料價格的飛漲,2021年1月,每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還在5萬元左右,但目前每噸已經突破了47萬元,超出市場預期。

在市場價格飆漲的背後,包括電池廠商、電池供應商、汽車廠商、專業回收企業等多種角色,都試圖在電池退役潮初期,搶佔先機。

新能源汽車 大崛起

報導指出,造成業者搶攻退役動力電池的背後,其實是近年大陸勢不可擋的新能源汽車熱潮。中汽協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爲354.5萬輛和352.1萬輛,這是2015年10倍以上,等於每賣出100輛汽車,就有13.4輛是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汽車時代來臨的同時,大量從汽車上「退役」的電池該何去何從,也成爲一個關乎環保與利益的問題。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黎宇科表示,假設大陸動力電池的退役年限爲5年,2021年將有25.2萬噸動力電池退役,到2030年將增加至237.3萬噸,對應市場空間爲1,074.3億元,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但另一個更爲緊迫的問題是,在官方今天高度要求環保下,如此規模的退役電池若沒有進入正規企業的循環系統,可能對本就備受爭議的「電動汽車更環保」的話題,產生更加負面的影響。動力電池中的鈷、鎳、錳等元素及電解液,或屬有毒物質,有可能因爲未進行必須的特殊處理,而對土壤、水源等環境帶來污染。因此不管從環保角度還是利益角度,電池回收都已經成爲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報導稱,在電池退役潮來臨的這幾年,電池回收行業正經歷一個全方位的變化,而賽道上參與者突然增多,是一個最直接的表現。商業資訊平臺的資料顯示,2011年,即大陸第一批電動汽車投放市場的那一年,與電池回收相關的企業註冊量首次突破200家,2017年首次突破1千家。2021年官方具體法規逐步推出後,註冊量更是直接從上年的3,413家劇增至2.4萬家,真正詮釋了「爆發」二字。

在這個特殊的行業的「混沌期」,包括動力電池廠商、電池原材料供應商、汽車廠商和第三方專業回收企業在內的多種角色,都以特有的優勢陸續佈局電池回收事業。

譬如,比亞迪早在2018年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電池回收體系,將可梯次利用的電池向中國鐵塔進行輸送,對已無利用價值的電池則透過溼法進行再次回收,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回收體系。

電池回收業 迎春天

另有業界人士透露,其所在的企業主要透過與當地報廢廠、公交集團、計程車公司等合作,進行退役電池的回收,之後根據電池品質和市場行情,分別銷售給不同的下家。據其描述,從出租、公交上回收來的電池,剩餘電量一般在80%以上,一組的回收價在5、6千元,出售價格約6、7千元,一批貨出去就是20萬至30萬元的利潤,「令市場對未來充滿想像」。

市場分析認爲,現在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有點像19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大陸,機會很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階段,也少不了在其中賺快錢的人,未來誰能成爲這個千億級市場的主角還未可知。但由電池、汽車、回收廠等企業組成的行業聯盟模式,或將成爲一種主流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