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妲己調戲伯邑考戲份被刪背後,是導演重塑紂王形象的野心
記得1990年版的電視劇《封神榜》中,有一個重要的戲份——蘇妲己調戲伯邑考。
這是一段活色生香的情色戲。
不但在傅藝偉老師主演的這版經典影視劇中有這段情色戲,而且在封神系列的其他諸多版本中,都有蘇妲己的這一段故事。
然而,在烏爾善執導的電影《封神第一部》中,卻刪去了這一段戲份。
要知道,這一段並非可有可無、無關緊要,而是引發西岐與商王朝決裂的導火索。
紂王囚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的大兒子伯邑考帶着各色寶物獻給紂王,指望着能救回父親一命
伯邑考是位舉世罕見的美男子,精通音律與樂器,其樂聲能令百獸歡愉。
在伯邑考爲大王彈奏獻藝的時候,蘇妲己就垂涎上了伯邑考的美色。
於是,蘇妲己便以請伯邑考教授琴藝爲藉口,獲得了與他單獨相處的機會。
然而無論蘇妲己如何施展手段美色魅惑,伯邑考都是一副正人君子模樣,不爲所動。
蘇妲己惱羞成怒,反咬一口謊稱伯邑考調戲她,引發紂王動怒殺了伯邑考。
紂王讓人把伯邑考的肉做成肉餅,給姬昌吃下,這是封神故事中的名場面。
由此,紂王的殺子之仇,令西伯侯姬昌刻骨銘心,西岐與商王朝最終走向了決裂。
正因爲有這一處情節,蘇妲己在商朝覆滅的過程中,就起到了一個比較關鍵的作用。
因爲蘇妲己的狐媚飲亂、殘忍暴虐,促使西岐的領袖與商紂王決裂,起兵叛亂,滅了商王朝。
這一段活色生香的情色戲,其實無處不在透露出一種歷史上的既定觀念,那就是——紅顏禍水,這一段歷史動盪王朝顛覆,一切的源頭,都是蘇妲己惹的禍。
然而在《封神第一部》中,烏爾善拿掉了蘇妲己調戲伯邑考的這一幕戲。
這一幕改成了,伯邑考爲紂王進獻寶物,而後三人有一段即興的舞樂演奏。
伯邑考優雅撫琴,紂王壯烈擊鼓,而蘇妲己隨着他們奏響的音樂翩翩起舞。
這一段舞曲,相當豔麗多姿。
伯邑考的樂聲,令小狐狸倍感歡愉,於是她在雨中奔跑,笑個不停。
事後紂王表示,伯邑考進獻的寶物他其實無感,但伯邑考的演奏卻讓他很快樂。
伯邑考爲父求情,紂王以謀反罪不可恕爲由拒絕了,於是伯邑考請求代父親去死。
紂王遂殺伯邑考,將其肉做成餡餅給他的父親姬昌吃下。
這一段的改編,蘇妲己調戲伯邑考的戲份被棄而不用。
此時的狐妖妲己還是一個心性單純的小狐狸,她對紂王算是忠心侍主,眼裡只有一個殷壽,沒有對伯邑考動什麼心思。
殺伯邑考,乃是紂王一人所爲。給姬昌吃親生兒子的肉餅,也是紂王一人所爲。
伯邑考之死,跟蘇妲己基本沒啥關係。
紂王纔是那個始作俑者,蘇妲己不再爲他背鍋。
導演烏爾善之所以這麼幹脆利落地拿掉一段可能很吸睛的戲份,背後有着很深的思量。
首先,這跟電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有關。
烏爾善在他的封神系列中創造了嶄新的紂王與妲己的形象。
這裡的紂王不是傳統觀念中昏聵無能沉迷女色的暴君,而是野心勃勃奪取帝位的彪悍武將。
紂王不是被狐妖所惑而變得暴虐成性、濫殺無辜,而是被狐妖喚醒了內心壓抑着的獸性,突破了以往還包裹着的人倫道德底線。
紂王被狐妖看破了他的野心,並在狐妖的幫助下實現了他的野心,成爲天下共主。
紂王本暴虐,所以是他殺了伯邑考,然後做成肉餅給姬昌吃,他想看到姬昌知道真相之後的反應。
殷壽之所以這麼做,還與他的童年經歷有關,跟他父親帝乙曾經是怎麼對待他的有關。
影片中提及了一下,但沒有深入展開,或許會在第二部中會有更深的揭示。
因爲這個新版的紂王,他是一代梟雄,有勇有謀,主動走上了暴虐之路,所以這個商王朝與西岐之間決裂的鍋,還是得他自己來背。
影片中的妲己不是狐媚惑主禍國殃民,而是依附於紂王,助他得天下的一個護主的狐妖。
她的行爲符合她作爲一個小獸的本性,在美妙的音樂之後歡樂地跳躍呼嘯,爲姜王后要毀掉自己完好的身體而惋惜,同樣也會嗜血啖人肉,因爲這是她作爲一隻食肉動物的本性。
但她是妖,是獸,她被禁錮500年終於獲得一具人類的身體,身上的人性還不多。
她不懂善惡,在她天真的世界裡還沒有善惡之分。
她憑着本能做事,成爲紂王的妃子與幫手,對她一隻狐狸來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因爲是紂王的血解了她的封印。
所以,這個狐妖的新人設,讓她沒有理由跑去調戲伯邑考,她還很單純,不懂得這麼多彎彎繞繞,此時對紂王還十分忠心。
另外,這個跟電影設定中的歷史觀息息相關。
烏爾善的封神系列,其實已經帶着我們以嶄新的眼光重新看待了這段歷史神話。
亡國之君,自己的鍋自己背。
別拿女人說事。
紅顏禍水不存在的。
所以是紂王而不是妲己,做出了殺伯邑考並以其子肉喂其父的暴虐之事,從而促發了西伯侯的謀反。
這不關狐妖妲己什麼事。
所以說,拿掉蘇妲己調戲伯邑考這段戲的背後,是烏爾善導演重塑紂王新形象的野心,是他重新解構並以一個新的角度重構這段歷史神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