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張濤甫:新聞變得越來越薄了,真相極度易碎
來源丨新聞大學
作者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張濤甫
新年伊始,關於新年的新聞轉眼成了舊聞,但新聞不死,每天都在繼續。
我曾在《新聞的薄與厚》短文中說過這樣的觀點:近年來,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和問題——新聞變得越來越薄了。新聞之薄有兩種表現:一是新聞本身變薄了;二是新聞學的專業“底盤”變薄了。
新聞連接現世的事實和真相。現世的事實和真相有三種展示方式:一是進入公共視野、正在發生的事實;二是當下發現的過往事實或真相;三是被人爲製造出來的虛擬現實。尤其是後者,正在成爲當下社會的突出景觀。
因有新媒體技術的賦能,各類虛擬現實景觀和事件亂花迷眼,將公衆的有限注意力牽引到永不見底的虛擬空間,使得現實世界急遽扁平化,新聞賴以依附的事實基礎也變得極端脆弱。
所謂“新聞”是關於事實和真相的敘事,但新聞並不是事實和真相本身,新聞是經由新聞生產者報道的“可見”的事實和真相。這“可見”可作兩種理解:一是被新聞報道者看見的事實和真相,且通過專業化的敘事,將之訴諸於衆;二是進入公衆視野的事實和真相。
當下,因新聞發生、生產、傳播的語境存在超級流動性,支撐新聞的事實和真相存在極大不確定性,造成“流動性過剩”,新聞的濃度和深度被嚴重稀釋,新聞也就變薄了,真相極度易碎。
本來新聞的生產和傳播是由專業化的新聞媒體機構去打理的。如今,社會被深度媒介化之後,原先由專業新聞機構壟斷的新聞生產和傳播權力的局面遭遇全域性的顛覆,各種“無組織無紀律”的“野生”新聞“游擊隊”和“散戶”加入到新聞生產和傳播織網行動中,新聞業的專業權威和影響力遭遇大面積稀釋,新聞網絡變大了,但專業厚度就薄了。
新聞學作爲新聞之學,新聞變了,新聞生產與傳播的語境變了,關於新聞的知識也不能不變。新聞變薄了,新聞學也被攤薄了。
新聞學從“實”學而來,從廣闊無垠、涌動不息的實踐中而來,新聞學本來就不是高高在上的廟堂之學,而是沾滿泥土、汗水的經驗之學,新聞學的深奧之處,在於承載新聞的社會本身博大精深,在於新聞所關注的人類以及人類關心的新聞本身千變萬化。
因此,新聞學不能隔斷與新聞實踐一線的生命聯繫,也應該博大精深,但現實往往會給人們這樣的錯覺:新聞沒什麼學問。這是流傳多年的誤解和偏見。
新聞在變薄,新聞學在變薄,其中一個根本的問題,是新聞業的實踐力變弱了。在新聞已經高度泛化、社交化、個人化的今天,人們對新聞的信任和理解也在分化、離析,長期默會於共同體內心的常識、理念也被連根拔起,新聞業的專業權威和話語權跌落谷底。脣亡齒寒,與新聞業相依爲命的新聞學,也遭遇滅頂衝擊。
新聞學的出路在哪裡?
新聞社會學曾從社會學那裡借道,打開新聞學進階的一個通道,但新聞學本身還是富礦,很多空間尚未開掘。我堅持認爲,要回到新聞學作爲實學的傳統上去,回到知行合一的傳統。離開新聞實踐,所有的知識窗花和理論盆景,都不是新聞學的正途。
而如今的新聞實踐則變得異常複雜,更多角色、力量和因素介入新聞輿論場,眼見不一定爲實,真相也不一定在現場,新聞變得渾濁不清。這時候,更需要新聞業的專業在場,需要專業新聞人的底線守護。值此之際,更需要新聞學界的知識加持和道義聲援。
新聞學還是要回到熱辣滾燙的新聞實踐中去,把新聞一線作爲原生態的新聞實驗室,將冒着熱氣、帶着露珠的一線經驗,進行知識萃取,理論提純,形成知識結晶體,充實新聞學,創新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