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參與全球論壇 環保局長李賢衛分享臺南低碳成果

臺南市環保局長李賢衛赴德參與國際全球論壇,分享臺南低碳成果韌性城市願景。(圖/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2016年第7屆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ICLEI)韌性城市及調適全球論壇於6日登場,臺南市環保局長李賢衞,代表臺南市政府,以「臺南市氣候變遷調適政策-推動韌性城市新思維」爲主題,向與會各國代表說明臺南市打造低碳城市,及韌性城市願景的相關成果。

李賢衛局長分享臺南市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如何透過調適的方式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在會議上,來自各國不同城市的與會者,對於臺南市的低碳與防洪治水成果及經驗相當感興趣,紛紛提問,李賢衛局長並立即回覆與會者相關提問。

2016年第7屆國際韌性城市大會德國波昂揭幕,臺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劉世忠與環保局長李賢衞及低碳辦公室共同與會。在開幕式上,波昂市市長Mr.Ashok Sridharan表示,波昂市很榮幸能擔任第7韌性城市全球論壇的主辦城市,過去波昂與ICLEI也合作相當久,同時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以及如何提升城市的調適能力、打造城市成爲韌性城市,波昂也一直很努力。

此外,ICLEI的秘書長Mr.Gino Vin Begin表示,ICLEI一直以爲協助城市與城市間的合作關係,並且很榮幸能舉辦第7屆韌性城市全球論壇,ICLEI強調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刻不容緩,去(2015)年年底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的巴黎協定(Paris Aggrement),已經有超過170個國家簽署,願意爲全球的環境盡一份心力

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特別安排李賢衛局長髮表演說。李賢衛局長表示,臺灣河川短小湍急,每年的梅雨季颱風雖帶來充沛的雨量,卻因爲地形的關係,讓許多的水資源流失,同時這段期間的降雨又屬於短延時強降雨,對臺南的影響甚大,造成臺南市淹水的面積全臺每年淹水面積的三分之一,因此導入調適的作爲來降低淹水對臺南的影響。

此外,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全球環境議題也是臺南市所面臨的環境議題之一,因此賴清德市長於合併後也將低碳城市列爲臺南市四大治理願景之一。也在2015年國家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後,臺南市也將工業部門納入並重新規劃,擬定臺南市短中長期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爲,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50%以上,同時與巴黎協定接軌,訂定臺南市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對2005年減量20%以上並達成國家整體政策目標。

李賢衛局長表示,環保局與行政院科技部、國立成功大學的團隊合作,在2014年推動「臺南市氣候變遷調適計劃」,進行臺南市八大領域氣候變遷調適的脆弱度評估,其中以「災害及水資源」領域對臺南的影響較急迫,過去臺南市若遭遇當日雨量超過250mm,就會有部分地區產生淹水,因此防洪治水及親水也是本市因應氣候變遷重要的調適治理策略,透過低碳自治條例法令規定,在公共空間如公園、分隔島等,導入排水及滯洪設施,提升排洪能力及降低淹水的潛勢,及建築物增加雨水儲留設施。

臺南市環保局表示,自2010年起,地方環境行動國際委員會每年定期舉辦「韌性城市」會議,以城市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及「減緩」作爲兩大主軸,並串聯全世界各個城市進行經驗分享及資訊交流平臺。這次舉辦第7屆城市氣候變遷調適會議於2016年7月6-8日於德國波昂市召開,這是一個由實踐永續發展的各國地方政府所串聯的年度大會,臺南市藉由積極參與國際會議並公開演講方式,向各會員城市說明本市推動成果,這代表地方政府突破國家框架積極參與國際的永續行動深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