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得流油的江浙滬,最有錢的不是上海蘇州

有這樣一座城市,地處江南地帶,周邊衆“星”環繞,平日默默無聞,人稱“江南老二”,就連此地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惠山泉水,也只稱自己爲“天下第二泉”。

然而,一覽近年來人均GDP數據,此地又出人意料地年年拔尖。

這座城市,就是無錫。

不同於上海、蘇州,無錫的城市基調,主打一個chill。再看看無錫拔尖的人均GDP,蘇杭人可能不禁發問:怎麼名不見經傳的無錫人,躺着就把錢給賺完了?

01無錫,有多有錢

無錫,這座由太湖水滋養而成的千年古城,可以算作一個袖珍版的江南水鄉。

三千年前,周太王長子自陝西到達今日的無錫梅村,建立勾吳國,從此開創了無錫的歷史。自古以來,無錫靜靜地躺在惠山腳下、太湖水邊,至今頂着“蘇B”的車牌號,長居二線城市之列,不爭不搶,淡然處之。

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城市,從2020年開始,連續四年人均GDP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超過了蘇杭甚至上海[1]。

作爲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無錫運河如今仍留下工業遺產30多處 / 圖蟲創意

是的,旁人看來,南京和蘇州常年爭搶江蘇老大,而無錫這個千年老二,卻一聲不吭地拔得頭籌。

2023年,無錫人均GDP達到20.63萬元[2]。與之相比,同年蘇州人均GDP爲19萬元,杭州人均GDP僅16萬元,而距離無錫150公里處的上海,人均GDP也沒超過19萬元[3][4][5]。同上海類似,2023年,中國全國人均GDP僅8.9萬元,無錫是其2.3倍[6]。

一些經濟學家認爲,人均GDP超過1.2萬-1.5萬美元已經可以算作發達國家的門檻[7]。按照1:7.2的匯率算,無錫的人均GDP約有2.8萬美元,已經遠遠超過發達國家標準。

不過,無錫之富,不僅僅體現在其人均GDP這個單一指標上。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聯合搜狐城市發佈的《中國大城強城指數及各指標排行榜2022》,無錫的勞動生產率排全國第二,僅次於南京;萬人專利授權量排全國第三,僅次於深圳和蘇州[8]。

這兩個數據恰恰反映了無錫的致富秘訣:一是生產效率高,二則是自主創新水平高——這一致富“秘訣”,從無錫的產業結構便可見一斑。

2023年間,無錫有9個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羣 / 圖蟲創意

從產業結構來看,無錫之富,主要富在工業發達。2023年,工業對無錫全市GDP增長貢獻率達46.1%[9];2022年,無錫工業GDP佔比也有將近50%[10]。

工業賺來的錢,則來自於高新技術產業,或者用無錫自己的話說,“戰略新興產業”。根據政府數據,2023年,無錫戰略新興產業產值超過萬億元,佔據規上工業的4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52%,意味着這座城市超過一半的產值,都來自這些高“科技”公司[11]。

所以,無錫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到底包含哪些?根據無錫政府出臺的“465”現代產業體系,無錫要重點發展的“地標產業”,包括生物醫藥、物聯網、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技術等四大類[12]。乍一聽,就給人很有錢、很先進的印象。

所以,看似“平平無奇”的江南水鄉無錫,是怎麼變成今天的富裕之城的?

02無錫,到底怎麼變有錢的

曾幾何時,無錫還不是現在的這幅“高科技”模樣。

作爲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無錫在上世紀前半葉,甚至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時,仍以紡織、繅絲、糧食爲主的輕工業爲主,鄉及鄉以上工業產值中輕工業佔比達到97%[13]。

改革開放之後,無錫的重工業發展加速,比重也不斷上升。到1991年,無錫全市輕重工業比例已經近乎1:1協調發展,2009年,重工業比重則超過了輕工業,提高到了75%[14]。

從主導產業來看,2010年前後,無錫形成了以機械、電子、化工及生物製藥、冶金、紡織等產業爲主的現代工業體系。同時,高新技術產業規模迅速提升[14]。

2023年無錫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13318億元/ 圖蟲創意

其中,無錫冶金、機械及電子信息工業的發展,得益於八九十年代上海的產業轉移。一方面,無錫承接上海機械、電子等污染強度較輕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又向蘇北或中西部地區轉移出紡織、化工等污染強度較高的產業[14][15]。由此,無錫完成了從高污染的重工業,到低污染的高新技術產業的重心轉移。

當時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的城市,以無錫、蘇州和南京爲首。究其原因,是因爲三地距離上海比較近,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產業層次也與上海有一定梯度,因此成爲上海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同時,90年代以來蘇南地區日益增長的外商投資,也加速了這一產業轉移過程[15]。

的確,外商投資,是推動無錫從傳統輕工業到製造重工業,再到高新科技產業轉型的重要推力。

華瑞製藥的產品已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註冊/ 圖蟲創意

以生物醫藥產業爲例,從90年代以來,生物醫藥便是無錫的主導產業之一,如今也是重點發展的地標產業之一。

而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外商巨頭的投資。早在1982年,中國和瑞典的第一家合資公司,華瑞製藥,就落到了無錫馬山。隨後幾十年,一大批世界著名藥企和器械公司紛至沓來,包括阿斯特拉、紐迪希亞、通用醫療、阿斯利康等[16]。2022年,無錫生物醫藥集羣入選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羣,形成了五個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羣[17]。

那麼,這些生物醫藥類的大佬,爲什麼選擇無錫?

道理也和上海選擇無錫幾近相同——簡單而言,就是區位優勢,和環境加持。1982年,瑞典人來中國考察工廠選址時,從杭州一直考察到無錫,最終選定了無錫馬山這一片當時還“鳥不拉屎”的地方。據瑞典考察團領隊解釋,主要原因有三:毗鄰上海、四季分明,而且附近沒有存在污染隱患的化工企業,符合WHO規定的“藥品生產與質量管理規範”(GMP)標準[18]。

無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步早、基礎好,目前已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 圖蟲創意

一家合資藥廠,引來了20多家合資、獨資的醫藥企業落戶,馬山也從一家偏遠鄉村,變身爲“華東藥谷”,無錫六大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之一,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園,就設立於此[17]。

類似的,阿斯利康2001年在無錫設廠,總投資10億人民幣,到2006年時,阿斯利康在國內市場銷售的80%的醫藥產品由無錫工廠生產,極大帶動了無錫及其周邊地帶的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19]。

外資、合資企業的存在,也推動了本土企業的萌生。2000年,藥明康德在無錫誕生,短短二十多年間,收購多家醫藥外企,至2023年,營業收入已達403億元,帶動了無錫醫藥服務外包業的發展[20]。

當然,除了經濟、環境及區位因素,無錫吸引多家外資企業的另一個原因,還是其本身誠意夠足。90年代起,蘇南地區建設了多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環保園等,吸引外商投資[21]。

到2004年,世界500強就已經有近400家在蘇南投資,集中於冶金、機械、生物醫藥等高科技行業與資本密集型行業,推動無錫產業結構的脫胎換骨[21]。

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讓無錫獲得了中國“物聯網之都”的美譽 / 圖蟲創意

同時,無錫各縣域也依託區位優勢,大力興建港口,推動進出口貿易。例如,被稱作全國“資本第一縣”的江陰,就是利用地理優勢和長江開發的時代紅利,在2003年開發了江陰靖江工業園區,擴展水路運輸和集裝轉口範圍,兩年內港口集裝轉口總額增長達5倍[22]。

一手靠政策,一手靠外資,一手靠創新,無錫才得以開啓自己“做大做強”的年代。

03無錫有錢,但人不夠多

無錫一步步有錢了,但無錫人卻不見錢包鼓起來。

的確,無錫雖然人均GDP高,但人均收入並不多,工資也並不高。例如,2022年無錫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爲73332元,低於南京的76643元和蘇州的79537元。類似的,無錫的工資收入也低於後兩個城市,人均工資性收入比蘇州低了3000多元[23]。

況且,人均GDP並不是代表人口富裕的最佳指標。因爲像無錫這樣的二線城市,高人均GDP,還有點沾了人口少的光的嫌疑——2023年末,無錫常住人口749.50萬人[2],少於經濟體量相近的長沙、青島近300萬人。

所以,人均GDP就像是“一襲華麗的袍子”,一面是無錫連年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另一面,則也揭露出無錫目前經濟發展最大的阻礙:人不夠多。

2021年末無錫全市戶籍人口515.25萬人/ 圖蟲創意

近幾年,儘管無錫常住人口還在增長,但增長量卻幾乎連年下跌。2020年至今,無錫每年常住人口僅增長1萬多人,直到2023年,無錫常住人口只比上年增加0.42萬人[24]。

與常住人口相比,戶籍人口增長更顯慘淡,2020-2021年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爲負[25][26]。這意味着,就算是人才來無錫常住,也不想在這裡落戶,多是將無錫當作一個跳板城市。

是的,百年前那個人才濟濟的碼頭城市,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才緊缺。而人才,又恰恰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針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學研究指出,人口增長率在0.21%-0.75%之間時,最有利於科技產出導向的可持續性經濟發展[27]。對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爲負的無錫來說,這固然不是個好消息。

例如,無錫隔壁的蘇州,2020年常住人口1275萬人,是無錫常住人口的1.7倍。其中,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才數量287萬人,約佔總常住人口22%;適齡勞動人口886萬人,佔比近70%[28]。截至2022年,無錫人才總量剛剛超過兩百萬,而隔壁的蘇州人纔則已有370萬,可見無錫在人才市場裡的招牌還不夠大[29][30]。

此外,蘇州擁有31所大學、研究院,200多所高校合作機構,中科院在蘇載體機構共34家[31]……反觀無錫,一整個城市只有一所“末流211”:江南大學,此外僅剩2所本科和11所專科[32]。

江南大學2022屆應屆畢業生中,24.2%流向蘇州和南京/ 圖蟲創意

這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質量人才,正是創新發展的關鍵,因爲有了人才,才能推動自主創新。在人才密集的蘇州,知識產權密集型企業超過1398家,計劃在2025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25%[33][34]。

因此,綜合來講,根據聯合國人居署數據,在城市經濟競爭力上,蘇州也和無錫拉出了不小的距離——蘇州位列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第25名,而無錫則遠居其後,僅爲第65名[35]。

這還只是個鄰居城市蘇州,更遑論擁有92所高等院校的北京、69所高等院校的上海,對於科技創新人才的吸引力了。在衆多一線城市面前,無錫在人才市場裡,又變回了那座“無名小城”。

“太湖人才”“城市人才伯樂”“城市人才巨頭”……爲了吸引高質量人才,無錫也在絞盡腦汁。不過,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逃離北上廣深,回到二三線小城追求一份歲月靜好。而無錫,作爲“有錢城市裡最chill的、chill城市裡最有錢的”地方,或許也能趁此時機收割一批高質量年輕人才,從而搭上人才紅利的末班車。

參考文獻

[1] 無錫市政府辦公室. (2024). 2023年無錫人均GDP達20.63萬元 連續四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2] 無錫市政府. (2024). 2023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3] 蘇州市人民政府. (2024). 2023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24). 2023年杭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5] 上海統計局. (2024). 2023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6] 新華社. (2024). 2023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2%.

[7] Christina Majaski. (2022). What Is a Developed Economy? Definition, How It Works, HDI Index.

[8] 《中國大城強城指數報告2022》課題組. (2022). 中國大城強城指數排行榜2022.

[9]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4). 無錫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化走在前做示範.

[10] 江蘇省統計局. (2023). 江蘇統計年鑑2022:分市分行業地區生產總值 (2022年).

[11]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2024). 無錫:向“新”而行,產業強市動能更澎湃.

[12]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4). 無錫構建“465”現代產業體系.

[13] 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 (2019). 無錫:風雨兼程七十載 無錫舊貌換新顏.

[14] 祁杭峰.(2010).基於主導產業選擇的無錫產業結構調整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博士.

[15]何奕 & 童牧.(2008).產業轉移與產業集聚的動態與路徑選擇——基於長三角第二、三類製造業的研究.宏觀經濟研究(07),50-56+79.doi:10.16304/j.cnki.11-3952/f.2008.07.007.

[16] 無錫市人民政府. (2022). 一個“藥強”的無錫,需要來次金融強刺激.

[17] 無錫市人民政府. (2023). 無錫市生物醫藥產業集羣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18] 費卡華瑞官網. (2023). 費卡華瑞傳奇·第二章:短缺

[19] 無錫日報. (2006). 無錫阿斯利康喜慶五週歲

[20] 藥明康德. (2024). 藥明康德2023年報.

[21] 洪銀興.(2007).蘇南模式的演進及其對創新發展模式的啓示.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02),31-38.

[22] 李永才.(2018).中國縣域經濟開放度與增長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博士

[23] 江蘇省統計局. (2023). 江蘇統計年鑑2022: 分地區城鎮常住居民家庭基本情況.

[24] 無錫市人民政府. 2021-2023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5] 無錫市人民政府. (2021). 2020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6] 無錫市人民政府. (2022). 2021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7] Coccia, M. (2014). Driving force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interaction across countri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82, 52-65.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13.06.001

[28] 蘇州日報. (2021). 蘇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出爐,人口總量、人口增量及增速均爲全省第一,人才數量佔比位列全省第二,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全省最低

[29] 中共江蘇省委部. (2023). 無錫:推進產業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

[30] 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4). “高校引才專列”到站!蘇州再掀雙向奔赴新熱潮.

[31] 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4). 蘇州錨定“人才友好型城市”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32] 江蘇省教育廳. (2024). 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名單

[33] 蘇州市政府辦公室. (2024). 蘇州2023年度專利密集型產品數量全省第一

[34] 蘇州市人民政府. (2021). 蘇州市“十四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

[35] UN Habitat &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2024). 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