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抖音小吃引進臺 民眾一時跟風熱度退得快

走在夜市,可以看到新奇的中國小吃越來越多,這些小吃多是從抖音和小紅書紅過來的,強調模仿短影片的製作流程,給人強烈的「文化復刻感」。加上民衆多是跟風購買,熱度消退後就乏人問津。

從幾年前紅起來的螺絲粉、大排長龍的酸菜魚,到現在夜市可見好幾攤肉夾饃、冰粉、梅花糕、串串等,這些有別於國民政府遷臺時期帶來的中國食物,在這一兩年間逐漸在臺灣掀起潮流。

關於此現象,經營中國美食旅遊的YouTube頻道「阿臉呷跨賣」頻道經營者阿臉指出,目前在臺灣紅起來的中國食物,都具有三個特色,第一是好複製,第二是口味上符合臺灣人的喜好,第三是在社羣媒體上具有可傳播性。且這些中國食物的客羣以25歲以下或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羣居多,並且大部分是受到社羣媒體的影響。

實際走訪饒河夜市,訪問兩間賣中國小吃的店家,他們都不約而同提到與中國社羣平臺「小紅書」和「抖音」有關。賣梅花糕的老闆阿鴻表示,一開始有許多客人都是循着小紅書的介紹找上門的,「其實臺灣人到現在也不知道梅花糕是什麼東西,很多人是看了小紅書還是抖音有在介紹他才知道,不然就是看一些部落格寫的」。

賣肉夾饃的柏安觀察到近期夜市的中國小吃確實有變多,他認爲原因應該是中國食物味道比較重,還有獨特性,纔會引起流行。他觀察,饒河夜市除了3間肉夾饃之外,還有賣重慶烤魚、冰粉、串串等中國小吃的攤販。

但畢竟透過網路上的照片與影片只能展現食物的外觀,真實食物口味不得而知,因此這種透過社羣媒體帶動的美食傳播,容易出現表面形式的模仿。

阿臉舉臺灣的吾二酸菜魚爲例,他指出,「從店的視覺設計,到店裡的茶點的呈現性,譬如說去用餐會附飲料,飲料的操作方式就是洛神花加陳皮讓你自己加到杯子裡面去衝熱水」,這種別出心裁的組合,就與中國最有名的酸菜魚品牌「太二」相同。而根據記者實際走訪,刁民酸菜魚也是這樣的搭配。

曾在中國交換,在兩邊都吃過酸菜魚的侯小姐也點出,在臺灣吃到的酸菜魚給她強烈的複製感,除了配洛神花茶,她還提到「喊口號」也是中國酸菜魚特有的模式,例如太二上菜會喊「酸菜比魚好吃」。

阿臉指出,酸菜魚正好巧妙地處於臺灣人「偶爾想吃重口味」時可接受的味道,因此才能紅起來。不過一些夜市的中國小吃就沒有酸菜魚那麼成功。賣梅花糕的阿鴻說,這種中國小吃「就是熱潮很快,賺快錢可以」。

梅花糕是中國江浙一代的特色甜點,阿鴻做的梅花糕,外型有點像小巧的冰淇淋,錐狀麪皮內塞着紅豆、芋頭或芝麻餡料,上面鋪上滿滿一層湯圓,再撒上葡萄乾、玉米粒、紅棗等。

阿鴻說,梅花糕在今年1月開幕時生意很不錯,「大概排半個小時到40分鐘」,但隨着噱頭過去、網路上的貼文越來越少,加上夏天夜市人潮較少,生意逐漸冷清起來。訪問當天,阿鴻的梅花糕一鍋19個,半小時都還沒賣完。

而賣肉夾饃的柏安也有相同困擾,起初生意也不錯,但現在「在這邊的話我覺得,就是紅過了,它(買氣)就有點消掉了」。

這些中國小吃的大肆流行,也在臺灣的社羣媒體Dcard上引起討論,多數網友認爲食物好吃就好,不需扯到政治。也有小部分人提到,這些食物能在臺灣流行,就是因爲越來越多人使用中國社羣媒體,使中國的流行文化逐漸影響到臺灣,需要警惕的不是食物,而是全方面的文化滲透。

侯小姐以消費者的角度認爲,她會對此現象有點危機感,是因爲最近在臺灣流行的一些中國食物「好像不是那麼符合臺灣的飲食脈絡的感覺」,例如梅花糕會加紅棗,冰粉會加山楂粒,不太像臺灣人喜歡的甜點類型。加上這些食物是隨着抖音等中國社羣平臺流傳過來,給人「文化復刻感」,「因爲我就個人就是覺得抖音跟小紅書就是有點文化的滲透…會讓我覺得有點危機感」。

阿臉認爲,大家把生活跟政治分得很開,食物是一種很中性的文化交流,但考慮到抖音與小紅書對這波中國食物流行的影響,他認爲重點還是在培養媒體識讀能力,「你能主觀的判斷好或壞,我覺得它就算是一種交流,如果你不能,那它可能算是一種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