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缺乏競爭力 要用經濟藥方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日內政部公佈2021年25~64歲臺灣民衆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達到55%,遠超越OECD統計的各國平均值41%。在全世界主要國家中,僅次於加拿大,和日本並列全球第2。可喜可賀,但臺灣真的有那麼好嗎?

臺灣的高教會這麼普及,這是李登輝時代教改的產物。當時認爲上大學的門太窄,應該讓更多的年輕人進大學,接受現代知識的陶冶,拓展他們的知識視野。

1994年「410教育改造運動」四大訴求之一是廣設大學,1996年教育部長吳京提出「第二國道」大量升格公私立技職專校。2000年後陳水扁政府還主張推動「一縣市一大學」政策。

但廣設大學、廣開大學之門之後,近年連零分都能上大學。錄取率破100%,只要有登記就有學校可讀。然而,各界普遍已經覺得今日的高等教育「重量不重質」,大學畢業生水準低落,無法符合需求。亡羊補牢,需要改革。我以經濟學的觀念野人獻曝,診斷原因,提出藥方。

我們不能不承認,現在高教的產出就是學生缺乏競爭力。在學校「分數膨脹」的現象下,學生不認真學習,考試隨便考就會有高分數。等到出社會,才發覺程度低落,所知有限,纔會無法符合各界的期盼。

這有兩大原因,首先是少子化。各校生員稀少,學生是寶,不能讓學生淘汰、退學。學校想盡辦法討好學生,不太給學生學習壓力,不少學生也認爲使用者付費,他們有資格要求更好的服務、硬體與更好的成績。在這樣的邏輯下,學校教師就要迎合學生,況且學生還能評鑑老師,讓老師明年連課都開不成,飯碗難以保住。因此教師討好學生,教學不敢要求,儘量給學生成績高分,分數膨脹的結果於焉成形。

其次是高教管制太多。例如學費太低,學生學習的機會成本低,不懂得珍惜,也就不會認真讀書。臺灣公私立大學的學費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的1年要上百萬臺幣,和周遭其他亞洲國家相比也相當廉價。教育部的觀念一直是要提供「俗又大碗」的環境,但現在是「臺清交」大多是家境好的學生在享受,後段班的學校大多是社會上相對弱勢的家庭。學生課後打工,上課更無法認真,學習成效也自然低落。

學費低,學校就缺少資源可辦學。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需仰賴教育部各項補助款。因需要跟教育部拿錢,萬事就需要尊重金主,教育部指導大學辦教育,學校就沒有特色。校長需要教育部長欽選,學費調整需要教育部審覈,政治干預更對大學的學術自由和獨立性產生負面影響。連國立大學校長都需到立法院列席或幫忙備詢,羞辱大學教育莫此爲甚。

因此,解除管制,去掉綁手綁腳的條條框框,讓各校自主,包括可提高學費,但對於弱勢學生則給予獎學金來資助。讓各校辦學可以有特色,則形成良性競爭,纔可以培養好的畢業生,也吸引海內外更多的學生。這是突破目前高教僵局的重要改革方向。

另外的解藥是破除分數膨脹。教育不能再放水,學生要嚴格考覈。但根本是如何讓臺灣有更多的生員。近年努力的方向就是從東南亞招生,但結果是學生靠獎學金纔來,又因語言問題不易融入臺灣的教育環境。過去有一度陸生大量來臺,那段時間非常有助於臺灣的辦學。但近年因爲疫情、兩岸關係緊張,學生逐年減少快要歸零。過去,不少人與我都對陸生上課的努力程度很有感覺,這也可形成鮎魚效應,刺激臺灣學生的用功。因此我們期望未來兩岸關係的改善,能夠給臺灣高教帶來新希望。

(作者爲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