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經濟價值魚種黑加網 人工培育有成東港放流魚苗
高經濟價值魚種「黑加網」爲東港知名滋補海鮮,農業部水試所民國111年培育出魚苗,歷經2年試驗,種魚已能自行產卵,將進入量產;水試所6月底在東港放流300尾魚苗。
農業部水試所長張錦宜表示,水試所連3年於沿近海域進行又稱黑加網的黑䱛魚苗放流,並啓動資源覆育計劃,於深海漁場採集優質野生種魚進行減壓蓄養,今年3到5月種魚在人工池自行產卵;研究人員觀察受精狀況並進行孵化與培育,經3個月培育,已長成10公分以上幼魚,6月底在東港放流的幼魚爲首批在人工環境下自然產卵育成,代表黑䱛培育技術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說,黑加網又叫「黑口」、「黑喉」,目前全年產地均價落在每公斤新臺幣400到700元間,市價大尾魚1斤約1000元上下,東港拖網和蝦仔拖漁船每天各在下午、凌晨2時左右出海捕撈,清晨及下午返港販售當日魚貨;近年臺灣沿近海漁獲量明顯下降,東港漁民也反應捕撈數量不多,樂見覆育改善漁民收入。
東港區漁會今天新聞稿指出,黑䱛俗名黑口、黑加網,主要棲息水深140至200公尺處,爲臺灣沿近海域常見魚種,最大體長可達45公分,在東港被視爲產後或術後調理身體的滋補海鮮,有東港人月子魚之稱。
農業部水試所、東港區漁會及漁業永續基金會等團體6月底在東港鎮海公園海岸放流黑加網魚苗300尾及紅衫3萬尾,覆育海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