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擬填海造陸蓋新機場 陳其邁喊話中央:客貨運需求增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31)日受訪時向中央喊話,希望考慮到區域平衡發展,以及大南方國際航班的客貨運需求增加,及早興建「南星國際機場」。(柯宗緯攝)

傳出高雄市長陳其邁向行政院長卓榮泰提出,以填海造陸方式在高雄港洲際外海興建「南星國際機場」。對此,陳其邁今(31)日受訪時向中央喊話,希望考慮到區域平衡發展,以及大南方國際航班的客貨運需求增加,及早興建「南星國際機場」。

媒體報導,陳其邁在11月下旬向卓榮泰提出「高雄港洲際外海填海造陸,興建國際機場可行性初步評估」,計劃造陸1100公頃,作爲長期策略需求的高雄國際機場基地,專家評估得花18至20年完成,經費高達4150億元,但未來完工後,南臺灣高科技產品及客源,可以直飛歐美市場。

對此,陳其邁今受訪時指出,長期來看,大南方發展包括產業聚落成型,尤其從嘉義、臺南、高雄,甚至到未來屏東的相關半導體設備材料等大廠進駐,逐漸蓄積、累積在產業或者人員的往來、觀光等,這些時機已經逐漸成熟。

由於現行小港機場有宵禁,陳其邁強調,高雄24小時貨機起降的標準機場,其實已經迫在眉睫,小港機場現有的貨運容量預估未來的成長已經超過預期。

因此,陳其邁向中央喊話,希望能夠考量到區域平衡發展,以及大南方這些國際航班,不管是客貨運等需求,能夠及早規畫南星國際機場,讓整個大南方更快速與國際作鏈結,促進觀光和產業發展。

展望2025新年,陳其邁說,今年有將近4個颱風,極端氣候挑戰也愈來愈嚴峻,所以最大期待是能夠把這些災害減低,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另方面,陳其邁表示,在未來的1年,高雄也能夠在臺灣整體產業轉型上,扮演關鍵角色,尤其臺積電設廠計劃,現在已經快速增加到5座2奈米全球最先進的製程;另在交通、教育或城市服務的功能,都希望能利用新的產業進駐,加快高雄城市的轉型。